
最近差点入手了一款数字货币的挖矿机。在最后,悬崖勒马。给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一些坑。
挖矿机的本质,其实是降低持币成本。就是说,如果该数字货币长期稳定,挖矿比较于长期持有该币利润高。
算一笔账,之前看的一个新的数字货币委托挖矿的项目,售价9.2万,每天可挖5个数字币,目前币值200RMB,也就是日入1000。币值不跌的情况下,最快3个月回本。这一听非常诱人。

那么坑在哪里呢?
1. 技术门槛高
你只是买一个台机器放家里不现实,噪声大,耗电高,温湿度没法控制。所以,会出现一些矿机的项目方,建机房,集中管理,优化算法。你可以通过委托管理的方式,购买其中的挖矿机。
2.委托挖矿机的坑
转移风险
售价是9.2万,但是其中矿机成本4万,管理费用1.8万,剩下的利润,等于补贴了项目方前期建设机房的成本和人员工资,实现了完美的风险转移。
收益分账
项目方提出,去除成本后,收益三七分账。
合同的坑
目前数字货币属于法律灰色地带。很多项目方不愿意把虚拟币写在合同里。出了问题,很难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这也是,最后放弃最大的原因。
3.项目的坑
项目好,其实也是有可能盈利的。
机押比
一台机器需要抵押340个数字币,折合人民币大概7万,你才能采矿。也就是机押比在9.2比7。不过基本上数字货币挖矿,都会设置机押比,有的高有的低。有些数字货币甚至高达1:10。
资金盘
总共发行5000万枚,第一次发放2000万枚,其中基金和技术人员拿50%,另外50%给市场。以后每年增发500万。也就是在法律的灰色地带,借着项目的名义,玩起了资金盘。涨跌都是庄家说的算。

4. 最后分析一下数字币的生态
1. 最赚钱的一定是庄家,稳赚。
2. 接着是挖矿的项目方,风险转移,收益共享,基本稳赚。
3. 接下来是各种韭菜,为项目方抗风险的韭菜。最后是韭菜与韭菜之间的互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