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修行有时候是一个先立后破的过程,一开始可能学习各种真理和知识,用它们来建设精神家园,今天建一个边,明天搭一个角,不断地增加,并沉浸在这些体验里。
但是越到后面,就越不会执着于那些边边角角,也尽量不执着于各种各样的相和执念,而是渐渐后退到本源位置从更高的视角,放掉很多执念,回归虚无,去看到更完整更深层的东西。
如佛家里说的:对内破执,对外破相。
就像坐出租车时,晕车,但是遇到司机师傅坚决不给开车窗的情况。站在小我的角度去感受,心里是不满意的,甚至挺生气的,想回击,想差评,付钱都觉得憋屈。
但是当从中抽离出来,以旁观者的视角去看时,便会看到司机师傅不愿开车窗也是有他的原因的。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看,乘客开车窗有时真的是太烦人了。
现实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事情发生,司机和乘客闹得两败俱伤。
其实,这些就是在相的世界里无常发生的事情中的体验,如果真的大动肝火,上火,就过于当真的。
就像看皮影戏,把影子里的恩怨情仇当真了,谁占便宜了,谁吃亏了,其实,无非就是一场体验。皮影戏幕后的那个实相,依然还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
当这样看,心态就回归了虚无,不以小我的执着心去评判这些事情,看到在相的世界里,所有的事情体验,不论好坏,都是暂时的。
这不是说一个人要隐忍,要强迫自己去讲道德,而是可以在不当真的情况下,从实际情况出发,用更妥当的方式去化解。
比如,如果实在忍受不了车内的空气,可以暂停,下车,结束这个体验。如果无奈要赶时间,就接受这个暂时的不舒服,人生总是不会处处顺心的,知道这样做出发点是出于自己的实际需要,能到达目的地便是目的,而不认为是为了忍受别人的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