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两名年轻男子正在悄悄地交谈。这两名男子商量着偷隔壁的柿子,他们决定一个爬上树用木棒把柿子敲下来,另外一个就在树下面捡柿子。
在树下负责捡柿子的男子一不小心失足跌入了旁边的深水沟,他怎么也爬不出来,所以这个男子压低声音跟树上的人说:“喂,掉下去了!”在树上的年轻男子回答:“当然掉下去了,因为是我敲的”。
在这个故事中,掉下水沟的人在信息表达中遗漏了主语“我”,导致了树上的人以为是柿子掉下去了,造成了非常大的误会。
在《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第2章中,作者从主语、连接词、具体表现这三个层面向我们介绍了如何清楚地表达信息。

怎么表达才能让信息变得清楚明了呢?
第一,要有明确的主语。从上面偷柿子的故事中我们已知道主语在信息表达中的重要性。
为了让信息更加明了,最好采取主语加及物动词的表达方式。如“门要关了”,用的是不及物动词,这里我们无法知道谁是行为者,但是如果加上主语“列车员”和及物动词“关门”,那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列车员要关门了”,这样的表达可以让接收者接收到正确的信息。
第二,要让文章一气呵成,通顺连贯,就一定要使用明确的连接词。连接词是文章“通顺”的灵魂。使用正确的逻辑连接词如“例如、如果、因为、所以”等可以让文案流畅,逻辑表现力强。

第三,信息表达要具体化。很多人在写文章时,可能会用到抽象表现,将具体的解释去丢给接收者处理,例如“......活性化”,“......的多样性”就是抽象表现,这增加了接收者的负担。
而具体表现可以激活对方的想象力,强烈地唤起对方的情绪和感情,也就是我们说的画面感。如果以人为例子,抽象表现就如同人的骨骼,而具体表现就是人的血肉。
提到具体化表现,我的脑海里立刻呈现的是朱自清在《背影》中描写父亲去买橘子的场面。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由此可见,具体表现不仅可以明确传达信息,更可以让人为之动心和动情。
第四,我们要做好分段。分段是在逻辑表现力中相当重要的概念之一。分段就是在一个主题下由多个信息所形成的一个区块,以完整区块来传达单一的信息。明确的分段可以让文章的逻辑表现力更加强烈。
只要利用好主语、连接词、具体表现和分段的作用,我们也可以说出流利准确的话,写出流畅的文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