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培出对考王培
清朝官员,柘城人王培,奉命到河南主考,点名时,发现一考生与他同姓同名,不禁大怒(此事现在没什么,可在古时候是不得了的事),想刁难这位考生,于是出一上联,令其立即对出。不然逐出考场!
王培考官的上联是:
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上联一出,这位考生王培略加思索,朗声对道:
魏无忌,长孙无忌,人无忌,我亦无忌。
王培一听,转怒为喜,当场录取了他。
联中利用一字多音、重音,叠叠相用,回环往复;对句严丝合缝,环环相扣,曼妙绝仑。显示出广博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及高妙的联语功力。堪称绝对!
联中涉及到的“相如”、“无忌”,分别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四位杰出的历史人物:

藺相如
战国时期赵国上卿,政治家,外交家。今保定曲阳县人。他是历史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将相和)”中的主角。

司马相如
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人物。今成都人,其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至今还广为流传。
魏无忌
战国时期魏国著名军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公元前二七六年被封于信陵(河南宁陵县)史称信陵君。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公子。著有《魏公子兵法》传世。

长孙无忌
字辅机,河洛人,鲜卑族。唐初政治家,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一名。主持修定《唐律疏议》是中国法制史上的立法典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