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红点点润春心

作者: 荷戏金风 | 来源:发表于2018-03-09 17:36 被阅读453次

惊蛰过后,春雷轰鸣,虽然仍能感受到-丝丝春寒,可是春姑娘的脚步声,已是清晰的踩踏着大地的律动,振动着人们的耳膜——春天真的来啦。

没有碧玉丝绦,也没有杜鹃啼鸣,但是暖暖阳光下,点点梅红映眼帘,悠悠暗香润心田。原来,春天悄无声息的降落在这荒芜的山岗。这近百亩的山岗,是一片梅的世界,一眼看去,远近高低,梅树成行,棵棵都被大地滋养的丰腴诱人,每棵都是花开饱满,宛如贵妃,丰满倾城。

和风是春的使者,小草是春的衣裳,新燕是春的舞蹈,人们习惯于就春看春,就春咏春。其实东风来了,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这时候春天就早已经来到人间了,我们所感受的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早春了。真正的早春是在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中孕育,在“寒雪梅中尽”里悄然到来的。真正报告春回人间的应该是梅花,只是梅花从不炫耀。迎春花是听到的春的呼吸,才阿谀奉承的开放了自己,它是最大的骗子,盗得了千古虚名,才成就了迎春的美名,从而让人们把早春的信使梅花看作是冬的脊梁,雪的精灵。

自古以来,文人骚客都对梅情有独钟,他们笔下的梅有一种自我的写照,王安石的“凌寒独自开”写出了梅孤傲斗雪的不屈英姿,陆游名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讴歌了梅的忠贞不渝。我总觉得,他们有点自私,因为自己的个人情怀,把本来优雅美丽的梅花油炸成骨骼暴露的武夫,让人难以近身。即使他们在咏春写梅时,也是把梅写成了春的弃妇。陆游就有“无意苦争春”,写出了梅花在春天的无奈,道出了梅花零落成泥的惨不忍睹,李煜的梅花也是“别来春半”时的,所以自然是“砌下落梅如雪乱”了,令人伤心欲绝。我更欣赏毛泽东心中的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因为她是春的天使,她带来了山花烂漫,也带来了莺歌燕舞。

春来赏梅的佳处,公认的有两地,无锡的梅园和苏州的香雪海。特别是香雪海,她素有梅花甲天下的美誉,梅花品类繁多,春节过后,梅浪翻滚,云蒸霞蔚,色彩斑斓,暗香浮动,更是人头攒动,江南早春的氤氲气息伸手可触。这些看梅的极处,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去的,我们看梅的地方,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花坞,小的就像是一条山溪,一脚就能跨过,就像是一朵睡莲,微风就能吹走。这里梅花种类单纯,因为是刚刚开始形成一定的规模,花树没有修剪,达不到“以曲为美,直则无姿”的境界,坡路泥泞,一切都很原始野性自然。我们这些生活在嘈杂喧闹的小县城的人,来到这里寻求心灵的片刻放松,看到了一树梅开,品尝了淡淡幽香,心灵安静,人也淡泊了,心灵之花便借梅而放,心里之春也借梅而来。

这处梅园离我家较近,遗憾的是我一直没有去过,昨天,借三八节之机,陪几位女士前往,才能够领略身边美景,特别是几位美女,步入梅园,融入花中,人面梅花相映生辉,分不出那是梅花那是人面,个个都是人间嫦娥,梅中花仙。

最后,感谢几位美女,祝她们面容永远梅花般灿烂,心态永远春天永驻。
20180309 17:09

相关文章

  • 梅红点点润春心

    惊蛰过后,春雷轰鸣,虽然仍能感受到-丝丝春寒,可是春姑娘的脚步声,已是清晰的踩踏着大地的律动,振动着人们的耳膜——...

  • 斋主拾闲 : 随笔

    红梅盛开春心动,瑞雪飘落润物生。 人老心态尚年轻,赋诗总爱自多情。

  • 五绝 春城冬日吟

    雪隐千山径, 梅红点点香。 堪怜金马地, 满目似舂光。 平水韵 七阳

  • 年味

    柳芽吐绿新梅红,点点纸鸢映苍空。 洞庭湖光春色近,南国故园年味浓。

  • 梅红

    天高地阔草枯穷,一雨潇潇乱又风。 叶落轻飞山下路,缘消回看雪梅红。

  • 中国二十四节气之春分:初食创意篇

    春分到,知识到! 今天的你知多少? 春心浮动,易生燥 一杯蜂蜜,润全身

  • 《桂殿秋》秋思

    秋戴露,渡重阳。 洒满院落起白霜。 谁怜桂菊春心老, 润入相思梦又长。

  • 粉白黛黑

    深暮苍穹月更明, 梅红点点步轻盈。 落垂桥畔无人唤, 一树芝兰偶有倾。

  • 觅春

    东风拂柳绿意浓, 一片春心入画中。 芳觅何须万里路, 花开已润满城红。

  • 如梦令 春心

    昨夜雨洒窗前 几多花落红残 随风唤醒幽梦 无声再润桑田 莫言 莫言 春心又泛微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梅红点点润春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km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