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写了自己对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浅薄的理解,写完之后在这几天的工作中又对这句话有了一点自认为进步的理解,于是便有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觉。首先开宗明义提出我的观点,也是对那些在读了@Dawild的劝读书文章后被“没时间看书”问题所困扰的人的一点不成熟的解答吧。请允许我套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结构提出我的观点,忙即是闲,闲即是忙。为什么这么说呢。就这几天我的办公室生活来说,我从一进办公室,打扫卫生干各种领导交待的事情,一件一件干完总感觉在时间上是精确划分的,这些事情之间还有许许多多小空闲可以看看简书里有奥义的文字语句,总结起来就是越忙,事情越多,人对时间概念把握的越精细,几乎可以到分钟级别,这许许多多几分钟累计起来岂不是可以有“闲”时间来看书。这是不是可以称之为忙就是闲。相反,闲就是忙可以这么理解,如果没事了,人就容易变懒,一变懒时间概念上就会变得不精确,跨度大,而且一没事人就容易倾向于感官享受的琐事,而一进入这些感官享受琐事,人就像进入时空穿梭了,再抬起头来看表,已经若干个小时过去了,又到该睡觉的时候了,所以闲了没事时人就容易变得瞎忙。总结起来就是人的事务越忙,心里对时间的把握越精细,越能利用起那些琐碎时间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如果事务越少,心里对时间的把握就会越混沌,更不会利用有效时间。换句感性的认识,就是越是穷人越能觉得几毛钱很有用,越是有钱人越觉得几千几万不够用,浅薄之见,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本着对我负责的态度犀利指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