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见面,我们俩认识有四五年了,曾经在一块共事。
那时候他是甲方,我是乙方,属于被人家牵着鼻子走的那种。
按说这种关系很难成为朋友,因为中间牵扯着一些利益需求,但是现在很久不见一面,偶尔见一次还是如此熟悉。
那天我们就聊到了一个话题,就是朋友和同事,例如我们在一家公司工作认识了很多人,但是走了之后呢,基本都是人走茶凉。
我思考为什么我和这哥们即使多年不见依旧如此熟悉,可能就是因为我们彼此之间特别真实。
和一个人相处一段时间,这个人是不是真实的,马上就能感觉出来。
当然了,除了真实还有其他的,例如思想共鸣,很多事情会为对方先考虑,等等。
那天我们还聊到了关于时间观念,我平时约人都是会提前几天,不会等到明天要约你,然后今天晚上才通知你,我觉得这是对对方时间的不尊重,一旦被拒绝了,彼此都尴尬。
拿我自己来说,我一般都会提前把一个月的时间先规划好,然后细分到每一天,每一天的每个时间段该做什么,至于能不能完成是另外一回事,后期会根据完成度来做相应的调整。
所以有时候有朋友当天约我,我一般都给拒绝了,我也觉得蛮愧疚的,但又没办法,否则会打乱我的节奏。
久而久之,有些人就不跟我玩了,慢慢就疏远了。
有时候我也会向对方表达我的意思,但是大多都是不理解的,反而会想,干嘛让自己那么忙,那么累。
其实恰恰相反,把生活安排的有节奏,起码不会慌,反而会觉得很爽,非常享受。
《看见》的第九章,这一章讲了“柴静两会观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新闻是选择的结果,是人来选择呈现什么。
本来感觉这是一本特别真实的书,这一句话让我觉得它不真实了...
其实这句话非常值得去思考,例如现在有许多综艺节目,实际上就和演电视剧一样,明星的人设都是节目组给安排的,至于真实的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咱又没接触过。
我们看到的很多都是表面的,包括一个人说了什么,不重要,关键看他做了什么。
有的人说话不靠谱,但是答应的事绝对给你办好。
有的人说话特别靠谱,就是从来没做给你看。
这两种人,你想结交哪一种?
最后提一句,很多人想要成为自律的人,但是始终没找到方法。
曾国藩曾经说过:世间事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