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不误砍柴工

作者: 骁轶 | 来源:发表于2019-01-03 21:54 被阅读2次

        通过给支持把未知变已知,构建有效课堂,这是我听了袁志勇老师讲座收获最大的一点。袁老师是语文作文教学的大家,整个讲座生动有趣,例子鲜活。我边听边想怎么着也要亲自试一试。语文作文上尝试是一定的。数学可以这么操作么?心里没点谱。

        下午数学课该讲测量的内容了,昨天已经安排学生带齐测量工具,小组分工:量、记、算早已准备就绪,早上来了就互相“显摆”自己的“武器”长度。听完讲座,我就想:直接让他们量么?不定量出来个什么呢!我先试试水,课间叫组长把新楼门厅前的平面图画出来,得到的是这样的、这样的、还有这样的。

        孩子们通过对比自己发现了侧面楼梯和中间的两个花坛面积都不应算在内,但是更多的细节却被忽略了。

        大厅的台阶还多出来一块,花坛底下的部分算不算,算不算下坡······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最后我们统一了标准。测量要先有抓手,各组重画平面图。完成的小组可以着手测量,并在平面图上进行标注。

        各小组在对平面图进行修改。

        孩子们的测量工具多样,木棍、皮尺、卷尺,还有拿小组成员的直尺首尾相接的。热火朝天的测了起来。

        小20分钟过去了,没有一组算出了面积,最后5分钟,口令刚下,大家对于测量的热情更高涨了,时间到,回班就座。我没有着急让孩子们根据测量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而是对照着平面图让大家观察,如果你要求它的面积,应该怎么计算。

        宝文说用整个长方形的面积减去里面每部分的面积就可以了。那我们就可以看看要求这部分图形的面积需要哪部分的数据呢?

        其实测量9个数据就能解决问题,8组测量了13个数据,但是还有两个关键数据没量到;3组虽然都量到了但是一共测量了16个数据,其他各小组也各有各的问题。对照着平面图我们也一起反思。我们缺少的是什么呢?思考!

        预期我想到了他们会盲目的去测量,但是我就想让他们试错,就像吴正宪老师说过的,错着错着就对了,累着累着经验就来了(后半句是我自己加的)。

        第一步,绘制平面图,要把环境视察全。接着的第二步应该是思考制定测量方案。我们俗称“磨刀”,虽然听到说可以测量就冲出去了,显得是取得了时间上的优势,但让他们自己总结,小话说得可好了:有多测量那7个量的时间,面积都算出来了。亲身体验的收获是铭记于心的。再来才是第三步,测量。第四步,计算。

        再次测量时虽然时间紧,可任务有条理,各组很快的完成,只剩一组说:“老师再给我们一分钟,我们就差一个量了。”

        从未知到已知,我们要给学生支持,步骤明确,孩子知道怎么做,甚至到最后测量,也可以教孩子,可以小组每人计算每部分面积,最后相加减很快就能得到结论,当然,有的小组早已经是这样完成任务了。

        语文如此、数学如此、生活亦是如此。条理是不是就是那个支持,一遍、两遍、多遍的去做,孩子不仅掌握了知识,提高了合作能力、思维能力,更学会了统筹规划。一节课过去总要给孩子落下点什么。

磨刀不误砍柴工

【从前,有一个老农民,他有两个儿子。 有一天,他叫来了两个儿子,对他们说:“我已经老了,咳,体力也不支了,也该退休了,咳咳,门后有许多柴刀 自己选,咳咳咳,选一把上山去砍柴吧。” 大儿子对父亲说:“爹,你在家里好好歇歇吧,我和弟弟会去砍柴的,对吧?”“对,我和哥哥能做好的”小儿子在一边附和道。 事不宜迟,大儿子边上山边想:我一定要早点上山,多砍点柴来,让父亲高兴高兴,还能成为小弟的榜样。 小儿子却想:这刀破了好几个口,还生了锈,我应该先磨磨刀。 于是,小儿子便敲开了邻居大娘家的门,轻轻地问:“王大娘,能把您家的磨刀石借我用用吗?” 王大娘客气地回答:“好好,磨刀石在墙边靠着呢,自己去拿吧!”,“谢谢”。小儿子说完便匆匆地走了。 大儿子这时正坐在田埂上休息呢,他自言自语道:“这小子,还不来砍柴,等着挨骂吧” 等小儿子磨好刀子,已经下午了,他便说:“看来我得快点了,大哥都可能砍了一大堆了。” 于是小儿子开始干了起来,磨了一上午的刀,能不快吗,不一会儿,小儿子便砍了满满两担柴了,而大儿子只砍了一小担柴。大儿子满头大汗挑着柴回家了,大儿子刚回家一会,小儿子便回来了。 父亲奇怪地问小儿子:“你比大哥迟上山,为啥你砍的柴比大哥多呢?”‘‘ 如果刀没磨快,怎么能够砍又快又多呢?’’小儿子自豪地回答道。 父亲听了,脸上露了欣慰地笑容,语重心长地说:“对对对,只要准备好工具,掌握了方法,做事就可以事半功倍。”】

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相关文章

  • 越努力越幸运

    磨刀不误砍柴工,读完大学再打工

  • 先想清楚在做事

    磨刀不误砍柴工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当你自己还没有在思想上准备好时,草草出发很可能会南辕北辙。 一个意识:...

  • 沉淀

    磨刀不误砍柴工,破釜沉舟、卧薪尝胆。十月功成!

  • 《21》今日话题

    每天都安排好自己的事情 磨刀不误砍柴工,你要用心! 加油!加油!加油!

  • 磨刀不误砍柴工

    其实碎片化的学习,也可以丰富大脑的知识水平的。 本来这一篇文章内容想着试图去思考:碎片化时代下的学习,如何做知识管...

  • 磨刀不误砍柴工

    大家都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再赘述一遍。 姜艺棋从前,有一个老农民,他有两个儿子。有一天,他叫...

  • 磨刀不误砍柴工

    今天,假前培训第一天,议程排的满满的。 上午讲座:精致管理之一日生活流程与标准、教学常规、思维课堂...

  • 磨刀不误砍柴工

    今天爸爸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叫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故事是说:从前有一个老人,有两个儿子,他想自己肯定有一天会死去,就...

  • 磨刀不误砍柴工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教师,制定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十分必要。职业生涯规划,在人文社科名词解释为:...

  • 磨刀不误砍柴工

    学钢琴两年有余,相比刚开始学的时候认谱能力增加不少,手指的灵活度以及协调度都有了大幅的提升。曲子学了很多,可以流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磨刀不误砍柴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tc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