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课讲习题时,碰到苏轼的名字,有同学好奇古代人怎么这么多名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人的各种称呼。
古代人的称呼较我们现代人称呼要复杂得多,我们现在每个人有姓名、乳名、绰号、职业、职位等,虽然也不少,但与古人是无法比的。
古代人用姓、名、字、号、官职、籍贯、谥号、书斋、代表作、居所等来进行称呼别人,但这些仅仅只限于有地位的人,没有地位的普通老百姓是没有这些称呼的,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名都没有,比如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发迹之前就叫朱重八,可能就是因为生出来重八斤。
先说一下姓,在上古母系氏族社会里就出现姓了,几个比较古老的姓氏大多以“女”字为偏旁,如“姬”“姜”,一个是黄帝的姓,一个炎帝的姓。我们以后碰到姓这两个姓的人要知道他们的祖先可以非常久远的。在当时姓氏就已经很多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百姓”实际上就是用来形容当时姓氏多的一个词,只不过到了现代其意思发生变化了。
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后,姓氏又多了不少,主要产生途径有两种:
一种是因生而姓,如禹母吞薏苡而生禹,故夏姓曰姒(sì);禼(即契(xiè))母吞燕卵而生禼,故殷姓子;后稷母履大人迹而生后稷,故周姓姬。”
第二种是以自然物为姓,这样的非常多如马、牛、羊、猪、蛇、龙、柳、梅、李、桃、花、叶、谷、麦、桑、麻、粟、山、水、林、木、风、云、河、江、金、石、钢、铁、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