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应该是一朵死去的花
不然怎么就盛开不了呢
我想我应该是黑夜的孩子
不然怎么就那么害怕阳光
我渴望是一只孤独飞翔的蜻蜓
——《涩》
人至中年,内心会变得更为柔软,听一首歌,就能想起一连串往事;抽一支烟,就能把自己揉进旧时光。
幼时,我就很孤僻,仿佛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比如我看到一条大河,会发呆会久,只因我相信大河是悲伤的,它横亘在那里,一流多年,无人相伴,是多么孤独啊,而我仿佛能够理解它似的,坐在它对面,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淌。
那年,我进入高中,时值深秋,我报到那天,看到校园门前有两排高高的梧桐树,仿佛一下子找到了生命中的依托,寂寥的午后,我总会出现在梧桐树下,仿佛那个时候时间突然静止了,我不再悲伤,也不再烦躁……
那时最喜欢读的书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最喜欢读的诗是阿尔封斯·德·拉马丁的《孤独》。
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我常常满怀着忧伤,
坐在高山上那棵老橡树的浓荫下。
我每每向原野极目远眺,放眼四望,
只见从我的脚下展现出变幻无常的图画:
这里,波涛汹涌而泛起浪花的大河发出低沉的呼喊,
弯弯曲曲地伸向前方,在迷茫的远处隐去影踪;
那里,平静的湖铺开酣然入梦的微澜,
黄昏的星辰从水中升向天空。
…………
我至今还记得初次读到这首诗的情形,在那个瞬间,那些孤独的诗句击入我的灵魂,我还记得那个午后,阳光明晃闪眼,而我坐在教室目光呆滞,一下子进入空灵的情境,时间停止,自己如置荒境,周围只有雨露、阳光,还有孤独的自己。
读大学时,校园生活比较喧闹,可只要人群散去,我就会跌落在孤独而清冽的氛围中,有时,我一个下午都会坐在某个角落发呆。
后来,我和一个漂亮的姑娘恋爱,也没有改变我孤僻的性格,只要一个人静下来,就会陷入没来由的悲伤。
我曾经试图去探究生命里这些东西的起源,但收获寥寥;后来,我捋了捋童年里的几件往事,慢慢明朗起来。
第一件事,就是我童年的玩伴溺亡于一次水上嬉戏。这件事对我可能有影响,即便现在过去多年,我还能清楚地记得他被人从水中捞出来的情状:全身浮肿,嘴里灌满泥沙。我还记得,那天我痛彻心扉的哭泣。
第二件事,是在四年级的时候,父母给我买了一支崭新的钢笔。没想到,这也成了我的困扰。班级有一个女生和我用一样的钢笔,后来她的钢笔丢了,总认为是我偷了她的钢笔,有时候喜欢在教室里谈论。那时候,上学对我是一种煎熬。
也许,这两件事,对我落寞抑郁的性格有影响。可当我再溯源往事的时候,觉得自己这种糟糕的情绪可能发生得更早。
我初高中是严重失眠的,偏头疼很厉害,总之人很丧。中间又做了两台手术,耽误了很多功课,那时我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村人,由于眼界的问题,根本不知道有休学的事情,成绩也从学霸变成了学渣。最后勉强上了二本,又发生大学时的一些不快乐的事。
后来上班,娶妻,生子。失眠、偏头疼、丧,也常常伴随着我不肯离开。但怎么办呢,只能慢慢看开了。
既然改变不了,就不要改变。
和生活握手言和,是近几年的事情了。既然拧巴没有用,我们又何苦为难自己。心情突然丧,排解不了的时候,我喜欢找个安静的地方一呆就是一个下午;我曾经在南山公园坐到繁星满天;也曾在开满荻花的山坡,寻找流水的影子……
人,一辈子孤独,也没什么不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