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的价值观
罗振宇在这一次例会中讲出了"得到"这个产品很重要的价值观,就是不要把"得到"当成是一个内容变现的平台,而是要把"得到"打造成介于传统出版社和新媒体之间的新世纪的产物,成为一个新的获取知识的入口。出版社和网上书店是相结合的,它们靠出版为生,电子书本质上是出版社的延伸,这种方式比较严谨,系统化,是长期以来比较稳定的方式。而"分答","知乎live","喜马拉雅"等,包括最近即将出台的"微信付费公众号",都是一种将知识变现的平台,通过专业领域输送专业知识,在短期内给予用户最专业的回答和知识等,作者也将获得回报并做出更好的内容,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和反馈。而"得到",是将两者结合,通俗来说,就是将比肩出版社的精品内容碎片化,打成一段一段输送给用户,根据用户的反馈不断地打磨原有的产品,让原有产品更加丰富,从而达到教科书般的要求。这个是"得到"的出发点,它的好处是,满足了用户在某一段知识中进行深入交流,思考,提升认知的要求。而传统出版社往往是一整本出版,用户最多的就是讨论一整本书,并没有对某一段的内容进行激烈的讨论和思考的空间。和其他内容变现平台不同的是,其他内容平台会缺乏连续性,也许一个话题讨论完了就截然而止,用户用完即走,并且内容参差不齐,在缺少监管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对用户价值不大的内容,很容易流失用户,并造成恶性循环。而"得到"在出专栏之前,就做好了整套的规划,用户不单单可以只选择他们需要的某一段知识,也可以连续性地去学习,归纳,整理。罗振宇说只要根据这个原则走下去,基本不会走样。从创业的角度来说,他对产品的方向想得十分透彻,并坚定不移的走下去,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当然,他自己也说了,并不是一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自己从产品开发出来到现在都一直在思考中。
对专栏老师的要求
截取到例会为止,"得到"的专栏作者是19位,虽然罗振宇也在说在不断地增加中,但这不不算多,因为和"分答","知乎live"等不同的是,罗辑思维是自己做内容,每个专栏都会有对应的产品经理和专门的运营人员在跟,目标很明显,是打造精品,我也觉得这是得到目前为止我愿意付费的重要一点,因为客户只会为精品付费。罗振宇透露,选人实在是太难了,并不是挑的人都愿意参与其中,而他也给了6条标准:不能选大v,帮老师挣钱,老师对工作内容挑剔,对工作有章法,有很强的行动能力,服务精神,对未来有想象力。不能选大v,我觉得这是非常正确的决定,特别是对这种做精品专栏的应用来说,大v的赚钱渠道实在太多,所以无论在时间,还是精力上面,多少有点分心,会背离打造精品的方向。帮老师挣钱,这是理所当然的,如果老师在"得到"上面挣的钱足够多,超过了他日常挣的钱,那么他就会更用心。对工作内容挑剔,老师必须对内容严格筛选,不能让多余的没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用户,要让用户受益。对工作有章法,要有专业的工作态度,系统化高质量去完成工作内容。行动能力,说到做到,很多人都会说,但是做到的很少,今天看吴军的《硅谷来信》就说了国内的BAT一直说要国际化,实际上说了这么多年,却没有很用心,效果也差为人意,可能只是为了投资做做样子,而国外的公司,比如说微软,雅虎等来到中国开拓市场,往往就会给很好的待遇,机会,让员工可以大展拳脚,说明它们还是非常重视国际市场的,而国内的华为,嘴上不说,但早已经悄悄地在国外市场获取了非常大的份额,行动比一切的侃侃而谈更重要。服务精神,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很多其它平台的专栏的开设是证明导师有多么厉害,去吸引用户来听,而"得到"的宗旨是为了让用户得从中获得利益,能骄傲地说他喜欢用这个产品。对未来有想象力,是指要用一个长远的目光来打造自己的专栏,符合精品这两个字并不断地每年在原来基础上去修正,最终目标是让内容如教科书一般,成为未来知识的入口。
付费的哲学
至今为止,"得到"都没有免费的专栏,即使是便宜到一块钱的罗辑思维专栏,那也是用户付出了金钱的,罗振宇觉得,用户去付费,才会去珍惜他得来的东西,正所谓容易得来的东西反而不容易珍惜,这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很容易体现出来的。前不久从来没有在苹果app store买过应用的我买下了第一个应用"疯狂番茄",虽然同类的产品免费也很多,但是我对比了很多还是觉得这个产品更用心更合心意,而付出了钱也让我觉得珍惜,不会轻易删除它。这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大家都愿意用金钱去换取多余的时间,空间,节省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去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东西,这在长期投资利益回报中是一笔正确和有价值的投资。免费导流容易导致落差,一旦一直免费的产品突然收费了,用户会感觉受到了欺骗,反而造成用户流失,而罗振宇更希望的是领用户自己住进五星级酒店去享受,然后免费开放一些娱乐设施,如泳池,健身房,附带免费的早餐等作为附赠品。
知识的力量
这一次罗辑思维的运营脱不花和罗振宇打了个赌,说自己可以坚持每天做一个学习清单分享到朋友圈,一开始她觉得非常辛苦,在坚持了一个月后她觉得这段辛苦是非常值得的,因为收获的知识比付出得大的多,她也在考虑坚持下去并做自己的专栏。坚持了一个月后她在朋友圈征赏,居然得到了3万1千块的打赏,这不是证明她朋友圈的朋友这么有钱(其实真有钱),从一个侧面说来是大家对她分享知识的认可,当然,虽然她的回报远远没有得到专栏的作者挣得多,但是,在提高认知的路上越走越远这本身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The End
通过这次的例会获益匪浅,也是我第一次听"得到"的例会,没想到还有公司将例会直播的。罗振宇对产品的思考,对产品方向的坚持,不但启发了我,也激励了我,让我在理解产品和自主创业的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附上一张直播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