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赫拉利的未来简史部分,除却其他许多前沿话题,我最关心的是人是否可以延长寿命,如果借助科技的人工智能,巧妙的基因生物技术等等,能够延长的是我们在世上的时间,如果不是肉体永恒,思想是不是也可以保存呢。这个还真可以想象,这一波科技爆炸的受益者是不是我们呢。姑且想象下我们可以迎来这样的时代,那么我们的寿命会延长,所谓的少年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要随之改变,其实我一直认为时间和岁月能够摧毁的是肉体,而我们的精神境界和所思所想是不断积累的,而我更希望的是能像少年时代那样,意气风发,永葆奋斗之心。
也曾为了取得一点成绩,用尽气力,放弃所有的娱乐时间,唯有书香为伴。也曾通宵达旦地复习考试,借用宿管老师的灯火。也曾披着被子,在操场上迎接狮子座的流星雨,也曾为了完成一个心愿,绞尽脑汁。那时就像是放上了永动机的身体,不停歇的运转,不知何为苦,也不知道何为累,更不曾怀疑一切是否是徒劳,只是坚信自己努力必定有回报,哪怕是一点点,一丝丝也足矣慰藉心灵。
那时支撑自己的似乎除了现实周遭的环境,还有就是自己想要改变命运的决心,信心和耐心,实在无法想象少年时期是如何计算时间的效率的,那时对于碎片时间的利用可谓是到了极致,根本不会想现在的任务清单和番茄钟,更没有想要停歇的想法,目的单纯,方法简单,态度诚恳,细致重复,想来这样的状态实在是只有那个时期才会有,倔强中有点偏执,强烈中带着方向,直奔目标,不忤于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世事变故,会磨灭许多的棱角,也会磨灭许多单纯的想法,多少有点世故,似乎想的多了,做的就非常少了,还一味的假装很努力,骗骗自己,顺便骗骗他人,目的不纯,方法虚浮,角度不准,落脚不稳,少了年少时的锐气,硬气和豪气,多了一丝老气横秋,寂寥心情,是对错,是因果,还是真谛,似乎也不好追究什么。
但是我还是想保留一丝少年时代的情怀,不轻易向生活低头,不轻易去折断手中的利刃,不轻易改变对世事的看法,不轻易放弃心中的信念,更不轻易地相信年龄的界限。从来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随机的也许是正确的,不确定的也许是完美的,面对诸般变化,世事无常,我觉得要鲜衣怒马,最重要的就是是且歌且行切从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