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作者:成甲
出处:kindle
阅读时间:2020年12月14日星期一
兴趣指数:5星
以下为文章摘选
【错误的底层心态】
-
【基本归因偏差-社会心理学】
反面:红灯思维-习惯性防卫(正面:绿灯思维)
【基本归因偏差】 的社会心理学解释,是指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往往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归因为其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境因素的影响。
用通俗的话来说,当一个问题出现在别人身上时,我们习惯把这个问题归因于别人,是那个人自身有问题。而当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反而把问题归因于外部因素。别人出事儿,都是人品问题;自己出事儿,就是外部环境问题。这个现象反过来也成立,别人成功就是走狗屎运,自己成功就是努力的结果。
这也是人际交往中往往存在的双重标准,对待自己和对待别人,是两种不同的标准,这也是基本归因偏差的一种表现。
面对这种基本归因偏差,我们要认识到其存在,而且要审慎地去面对它,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尽量消除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所以习惯性防卫的问题人人都有,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其实习惯性防卫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发展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是在知识而非体力占主导的社会中,这种根深蒂固的防卫习惯会不知不觉的阻碍我们的发展。
防卫性的心理使我们失去检讨自己想法背后的思维是否正确的机会,对大多数人而言,暴露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是一种威胁,因为我们害怕别人会发现他的错误。
如何减少习惯性防卫的不利。答案是建立绿灯思维。
什么是绿灯思维?那我们先看看和绿灯思维相对应的概念。
红灯思维,就是一听到不同的观点就消极处理,准备防卫,你不了解情况,你先听我说,这是我们在红灯思维下大脑所处的状态。
【绿灯思维】 是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不同的意见时,第一个反应是,哇,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
有了绿灯思维,可以在理解新观念的用途和价值之后,再去分析这个观念可能的不足,再想办法完善,这样进步是不是会快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