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瓯江口.灵昆集福堂|永嘉禅基础学习班学员首次参学安福寺

瓯江口.灵昆集福堂|永嘉禅基础学习班学员首次参学安福寺

作者: 灵昆集福堂 | 来源:发表于2018-12-28 20:29 被阅读0次

    2018年12月28日(农历十一月廿二),瓯江口.灵昆集福堂第一期永嘉禅基础共修班共33位学员,此次参学在住持圣缘法师的指导下共有26位学员赴天圣山安福寺进行首次参学。

   

    上午10:​40分,学员到达天圣山安福寺,安福寺知客师则齐法师在客堂接待了学员,并询问了学员学习的课程及学习情况。班长妙乐师兄一一回答了法师的询问,基础班学员在学习宗教事务条例和佛学基础课程,按大和尚平时开示的修学次第开始学习:

(佛学基础系列先听,其次净土法门方面,然后禅修止观示,再者永嘉禅之讲座,最后楞严法华系统。这样也是由浅入深,最终掌握大乘佛法。)

      中午学员在五观堂过堂,在维那师的领唱下,合掌念《二时临斋仪》安住禅悦法喜与自在宁静中,以法为食,感悟吃饭也是修行。

    中午11:30分,学员在知客师则齐法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安福寺。安福寺的建筑风格,总体建筑是参照唐朝时期的风格。并在灵山宝殿感受佛陀在灵鹫山弘法时的情景。

      安福寺始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进入寺院,正前方的大殿巍峨挺拔,最高处的楹联“灵山宝殿”悦然入目,近处细观竟然是清代康熙大帝的御笔。其下各有三幅楹联,中间是觉光长老题写的“教观总持”,右侧是本焕长老题写的“琉璃净土”,左侧是传印长老题写的“药师道场”。 “仅仅这几块楹联,安福寺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底蕴,已经显露无疑。”居士们连连赞叹。

      安福寺的主体大殿蔚为壮观。则齐法师介绍:“当初在设计、建造这座大殿时,我们参考了唐代敦煌石窟的造型,殿内供奉有一佛、四菩萨和五百罗汉。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四菩萨即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和弥勒菩萨,我们称之为法华四菩萨。与国内其他寺院不同的是,弥勒菩萨的造型是手持菩提树的弥勒菩萨。所以,我们的大殿叫灵山宝殿,完全按照佛陀在灵山圣会上宣讲《妙法莲华经》的场景来设计建造的。殿内供奉的这尊佛陀像,高约6.5米,原本是一位居士为其他寺院定制的,谁知那座寺院的大殿举架太高,佛像的高度必须重新调整,而我们佛殿正好安置这尊6.5米的佛陀像。更巧的是,这尊佛陀圣像的双手掌中有法轮相,恰巧是我们之前想要的式样。我们可以走近细细看,掌中的法轮相正是右旋的三瓣法轮,与我们天台宗转三谛法轮的理念非常相合。这座灵山大殿总的建筑面积是1320平方米,殿内没有立柱,同时可以容纳近千人听法。”居士们边听边仔细地观看每一个建筑细节。

    灵山宝殿后侧,一颗18米长的巨型硅化树横卧在藏经楼前,观者齐称啧。

安福寺的藏经楼至今为止,已经收藏了二十部不同时期的大藏经。

   

    下午1:10分,  上达下照大和尚亲自给学员们在法堂上课开示,细致的讲解打坐禅修。很多人都知道打坐禅修是有一定的坐姿和寓意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具体该怎么打坐。也有很多人知道打坐的姿势,却不知道打坐各个姿势的内在原因。所以,对于打坐的基本坐法—七支坐法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是很有必要的!

所谓七支坐法,就是指肢体的七种要点:

第一、双足跏趺(双盘足)

第二、脊梁直竖。

第三、肩膀放松。

第四、手结印契。

第五、脖颈伸直。

第六、舌舔上腭。

第七、双目微张。

  课完,上达下照大和尚带领学员一起回向: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下午2:30分,达照大和尚为此次来参学的每位学员赠墨宝一幅及书籍一份,并在灵山宝殿前与参学学员合影留恋。

    下午3:20则觉法师带领学员参观了安福怀老院。

安福怀老院图书馆

      下午16:40学员参学完毕,共修学员们带着满满的欢喜和感恩,以及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求法之心!

瓯江口.灵昆集福堂|永嘉禅基础学习班学员首次参学安福寺

      此次瓯江口.灵昆集福堂永嘉禅基础学习班参学安福寺圆满成功。感恩上达下照大和尚慈悲开示!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祈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瓯江口.灵昆集福堂|永嘉禅基础学习班学员首次参学安福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oe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