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ula Antola

作者: 山巅一寺 | 来源:发表于2015-08-11 17:21 被阅读1199次
Tuula Antola 

照片中的人叫Tuula Antola,被我发音“图拉.安图拉”,就是图拉的平方。

她facebook粉丝们叫她“powerful

Tuula”,按照中文的说法就是图拉大咖。她的正式身份是芬兰第二大城市埃斯波市负责商业和经济发展的副市长(也许英文更简明扼要:Director for Busines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City of Espoo)。她肯定有175CM高,这增加了她的气场,像我这样站在她面前是有“鸭梨”的。

三个月的芬兰工作就是因为埃斯波和上海的姐妹城市备忘录,她是芬方签约代表。同样是签约代表,中芬双方确实体现了很大的差异性,最突出的就是,图拉她几乎全程参与到我们的三个月工作中。

第一次见面是湖边的一个餐厅,她代表芬方接风,晚餐开始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半了。边吃边聊一直到快十点,接待我们的Jessica悄悄说,这个很难得的,因为这是非工作时间,我一开始觉得没啥,在中国无论官员也好还是商人,晚上应酬到很晚是正常的事。后来才知道,芬兰人下午四点下班,很少加班什么的。

席间聊到创业投资、孵化器以及产学研合作,甚至谈到无线通信和移动互联网等专业话题,图拉很专业,我原先以为她是“招商引资”的官员定位蛮有偏差的,她显示了非常明显的“网状开放思维”。在马上散席的时候,直接问了句,下周二晚上你们没有安排的话,是否愿意参加一场音乐会?这看似随意的安排,现在回忆起来,恰恰让我接触到了芬兰埃斯波市的创新原动力------阿尔托大学的学生。

在音乐会上,她是主持嘉宾,一袭红衣红群,很喜庆,在芬兰语和英语之间不停切换。这场音乐会实际上是五月一号的“帽子节”的系列活动之一,有点筹款的意思,看到很多学生穿着满是“补丁”的连裤衣服,卖10欧元一个的今年活动纪念册,演出的也都是学生。铜管乐队最有趣,直接穿插在观众走廊中演出,那个胖胖的“首席”会插诨搞一下气氛。经济学院的合唱很不错,坐在边上的是上海交响乐团的领导不时说,这个有专业水准的,尤其是指挥很不错-----智慧是个女孩,唱的都是男生-----第一次感觉大胡子大胖子的比例很好,所以有点模糊了大学生概念。

音乐会散场,我以为就各回各家。没想到在音乐厅大厅的酒会才刚刚开始。大家端着酒杯排队拿吃的,撮堆开聊,我们也努力参与其中,尽管芬兰语是主调,你只要说英文,回答你的肯定是标准的英语,他们的转换是自然的。在交换名片中发觉,尽管是个学生活动,来的人都是当地的头面人物,有科技部(TEKES)的,有中央研究院(VTT)的,也有公司CEO,看到我们都很热情,因为图拉在音乐会开场就说介绍了我们来自“中国上海张江”。两个小时的站着聊,对我不是件轻松的事,图拉当然是这类活动的主角之一,她高挑的红色,在人群中,是一个活动的亮色,在忙碌中,看到我们有点懈怠,就走过来介绍一些我们认识,这些人中不少都是来过上海的,这些机构和人,在我们后来的工作中陆续遇到。

图拉的这种“网络交换机”(switch)的工作风格,在后面的一次欧盟大会上,更加体现出来。这是一次连续几天的“开放创新2.0大会”(open innovation 2.0),大会主席是撰写《协奏创新生态》。与会者主要来自欧洲,也有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创业研究和实践者,其中有专家教授,还有官员,以及不少企业界的负责创新的高管。这次活动的组织也很网络化,facebook twitter等社交媒体使用广泛,芬兰和欧盟官员的致辞、甚至一些奖项的获得者致辞都是视频会议,更有意思的是,分会场的安排也是分布式的,按照不同的小组分别布置在阿尔托大学边上的不同场所,比如startup sauna(创业桑拿) ADF(设计工厂) FIWARE(一个欧盟项目的创新空间)、vertical(垂直空间)。

图拉在第一天的大会上有一个主题演讲,演讲完还作为PANEL嘉宾。那天的圆桌沙龙的主持显然是“临时磨枪”的,所以要不是图拉自己主动,就错过演讲时间。图拉的演讲PPT很好看,演讲主题也很清晰,告诉各位埃斯波市是如何一步步把埃斯波市变成一个“创新花园”的。她举的案例都很具体,比如支持一个“设计工厂”的PDP项目,是用AR技术让埃斯波的地铁站变得有趣的信息化,通过手机摄像头对准某个物体,就会跳出一段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让坐地铁变得很有趣,而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让地铁到埃斯波的人,切身的感受到“这是到了高科技的、创新的埃斯波”而不是其他普通的地铁站。

图拉演讲很有气场,信息量大,但是主题鲜明,就是埃斯波是创新花园。在后面的panel中图拉就政府的角色上也做了进一步的阐述,那就是主动的coordinator(协调者)和enabler(使能者),在“创新花园”这个主旨上,如何主动使能?那就是让更多数量的、更多元的人和组织参与进来。

这个演讲我全程都做了录像。这次会议让我脑洞大开的,不全是那些结论,而是这些得到这些结论的实践过程------对比中国,很多类似的讨论确实很brainstorming,但是就停留在思想(mindset)对思想,没有过去实践的支撑,也没有未来实践的可能。而欧盟国家,尤其是芬兰以及埃斯波市所展示的是深入的实践和研究。

国内的大会,一般是领导致辞完毕就立即撤离,基本上不会有官员坐在台下听完专家学者的主题演讲------除非演讲的级别比他高。所以我理所当然的认为作为东道主的图拉,演讲完肯定就溜了。但是让我吃惊的是,她一直在大会中,而且出现在会场的各种场所,晚上的颁奖典礼上有她,各个创新机构的展台上有她。每次见到她都是与不同的人在谈,而且都是站在谈。在会议结束那天,有位朋友电话我,说有个中国通叫Jaani

Heinonen[1]介绍我见个面,下楼一看,与Jaani在一起的还是高挑的红色的powerful图拉。

这样有激情的官员,才能成为创新网络的交换机“swtch”,而且图拉也是社交网络的“交换机”,我是刚刚开始玩Facebook,发觉她几乎是24小时在线的,她把我邀请进了埃斯波创新花园的园丁群中,我一旦发布一个新消息,几乎第一个点评的都是她。一个芬兰贸易中心的韩国人KimYoonmi入群以后,得到图拉的转发和点评后,她的帖子被转发和点评上百次,于是很兴奋,直呼“powerful Tuula!”图拉大咖

在ADF(设计工厂)的餐厅桌子是有无线充电功能的,这个有一个性感名字PowerKiss的创业公司脱胎于PDP,与Catchbox一样常常被提起,其中的一个创始人是Maija

Itkonen(美雅),是个女子,我很想见见,但是在facebook找她,基本是没有啥回复。有一天突然用gtalk网络电话主动联系我,一聊才知道,她去了图拉那里聊她最近的新创业项目“燕麦厨房”,而这个项目恰恰与中国湖南长沙的一个公司合作,于是图拉就让美雅直接找来自上海的我。

进一步聊知道,图拉与美雅都是Powerkiss的创始人,有过成功合作的经历。后来的资料上看到,图拉在成为官员前还是InnoSpa和Kaipaus[2]公司的创始人,前者是做创新服务的,后者居然是做珠宝设计的。在这之前图拉还从事过猎头公司的业务。

图拉的大咖地位,还真是有渊源的,显得理所当然。

七月渡假中,图拉除了休闲填色“秘密花园”,还发表了一篇博客,题目是“北欧自然的智慧”Wisdom from Nordic nature[3],讲的是如何有智慧的面对全球变暖的气候变化,而且配上了一张船上的黑白照片。

不过我特别喜欢的是题图上的这样,图拉依旧不忘红色,边上是一个别致的包包,很多人跟贴说这个包包很漂亮,图拉回答,这个包包已经35年历史了,是她妈妈在摩洛哥买的。------图拉总是给予别人惊喜,而且是开放式的惊喜,这一点很特别,完全不同于一般芬兰人的“钉是钉铆是铆”的“理工”作风,很多人提示我的“工作与生活”严格分开的禁忌似乎也没有。后来接触芬兰其他城市和其他部门的官员,发觉有不少官员有图拉的这种“不像芬兰人”的意思。(北方人尤其是北京人对一个上海人的褒奖词是“你不像上海人”)

这好像与中国是倒过来的:在中国,官场中会因为机械执行而出现“证明你妈是你妈”的怪现象,在民间却多是圆润变通的模糊关系化的。

从结构上看,如果一个社会或一个公司是一棵大树,那么作为基础应该是比较机械的执行层,而作为接触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应该是随风摇曳,甚至跟着太阳转。而倒过来的结构似乎是建立在流沙上的皇宫?

图拉在埃斯波的创新花园形成中,有很多的可能性,她本人无论在政府层面,还是在创业层面,也有很多的可能性。也许拥抱可能性,是图拉成为大咖,成就Powerful的原因。

[1]是上海中芬中心的负责人,就在上海浦东张江

[2]https://www.facebook.com/Kaipaus

[3]http://www.sitra.fi/en/blog/future/wisdom-nordic-nature

c

相关文章

  • Tuula Antola

    照片中的人叫Tuula Antola,被我发音“图拉.安图拉”,就是图拉的平方。 她facebook粉丝们叫她“p...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Tuula Antola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pi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