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柳宗元有篇寓言文章,讲到入黔之驴因只“蹄”一技,被老虎吃了的故事,带给汉语又一个成语:“黔驴技穷”。
近日读史,乃知驴从非洲野驴驯化而来。不免引起考证的兴趣,看看这非洲野驴如何入了黔,进而成为了大文豪寓言里的主角。

据生物学家分析,现代驴的祖先,是从非洲野驴驯化而来。当今的非洲野驴主要生活在东非索马里附近。

野驴有分为好多种,有亚洲野驴和非洲野驴。也有人认为中国家驴的祖先是从亚洲野驴驯化而来,但并不可信。

目前的家驴,大约是公元前3000多年,在埃及或美索不达米亚,从非洲野驴驯化而来,跟随着军事征服与商业贸易路线,从而传遍世界各地。
驴子传入中国的时间,据说在殷商时代。其记载来自于《逸周书》,称莎车、月氏诸国曾以驴作为贡物送到中原。
伊尹为献令,正北、空同、大夏、莎东、匈奴、楼烦、月氏诸国以真驼、野马为献。
如若《逸周书》可信,乃先秦典籍,其中的伊尹(前1649年-前1549年?)是商代朝臣。那么,驴子引入中国的边疆地区,就距今有3500多年历史。而到了汉代,已经大批引入驴到中原地区。
《汉书·西域传下》中就有说到:“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骡也。”可见驴已经众所周知之物。
按照地理顺序,驴进入中原,理应先是关中驴,随后才有庆阳驴、德州驴、晋南驴各品种。而柳宗元所提到的入黔之驴,很大能是关中驴。
文中所说的黔,是指唐代的黔中道地区,自关中(陕西)引入黔中道的驴,为何在柳宗元的文中说是“至则无可用”呢?

据了解,关中驴适宜于干燥温和的气候,而耐寒性较差。到了贵州一些高寒地区,恐怕就难以适应,只能“放之山下”。最后,被老虎看到,乃“断其喉,尽其肉”。
至于老虎是华南虎还是孟加拉虎,就留给读者自己去考证了。

文章写完后,搜得一篇曹刚华博士撰写的关于“黔之驴”的文章,《以史证文:柳宗元《黔之驴》真正杀手的史学解读》,文中提到季羡林先生也发表过《柳宗元〈黔之驴〉取材来源考》一文。
看来,关于一篇寓言,可以解读与考证的东西还真不少。
网友评论
另外,《逸周书》里提到的是真驼和野马,其中哪一个指的是驴?
另外,文中引用的《逸周书》一段应该是来自于网上吧,可惜的是这是不完整的一段,所以你找不到驴的字眼。完整的一段如下:
汤问伊尹曰:“诸侯来献,或无马牛之所生,而献远方之物,事实相反,不利。今吾欲因其地势所有献之,必易得而不贵,其为四方献令。”伊尹受命,于是为四方令曰:“臣请正东符娄、仇州、伊虑、沤深、九夷、十蛮、越沤、鬋发文身,请令以鱼皮之鞞、𩶭鰂之酱、鲛瞂、利剑为献。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正西昆仑、狗国、鬼亲、枳已、闟耳、贯胸、雕题、离丘、漆齿,请令以丹青、白旄、纰罽、江历、龙角、神龟为献。正北空同、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豹胡、代翟、匈奴、楼烦、月氏、孅犁、其龙、东胡,请令以橐驼、白玉、野马、騊駼、駃騠、良弓为献。”汤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