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一篇课文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
安排任何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都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四个基本问题。在思考这几个方面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在教学目标上要突出自学能力的培养。叶圣涛先生讲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这里所说的“自能读书”,就是阅读教学要培养的自学能力。可见,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 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重点、难点。任何一篇课文,哪怕是只有几百字的短文,都是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题。阅读教学不能面面俱到,要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 在教学程序上,要突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学,归根到底得学生自己学习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到作用。所谓自主学习,不是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说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主动的、积极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从教师的角度讲,要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就应该做到:第一,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把教师的教压缩到最低限度。教师占用大量的时间讲解分析,就等于侵犯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第二,给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思考的权利。第三,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出问题,敢于辩论。能发现并纠正别人的错误。从阅读教学的实际出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是自主的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即读、听、背、说、写的活动。一篇课文的教学不管怎么安排,都要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学生的读、听、背、说、写的实践活动上,特别是读,如果不让学生充分的读,阅读教学就失去了意义。
4 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启发诱导。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应该做到:第一,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的重点、深度和广度。“启而不发”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内容、启发方法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第二,教师的提问、讲解、点拨都要富有启发性,使学生愿意并能积极思考,独立探索。
低年级一篇课文教学的顺序。低年级是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这个阶段课文内容浅显,篇幅短小,根据这样的认识,低年级一篇课文的教学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读、熟读、理解的读。
中、高年级一篇课文教学的一般顺序。
1 自读自悟。这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基本上读懂课文,并能提出通过自己阅读思考尚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个环节在全部课时总大约占用一半的时间。
2 交流讨论。这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是:交流读书心得,突破重点、难点,进行语感训练。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一要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展开。不充分读书或只读不思考,就让学生讨论、交流,很可能是离开课文乱说一通,或谈不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二要有教师的指点。讨论、交流的内容,教师要指点;学生讨论、交流中一些好的见解,教师要鼓励;学生讨论、交流中有一些明显的错误,教师要指出。三要围绕重点难点。
3 读背说写。这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是:积累、
运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