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画葫芦娃看幼儿绘画发展

从画葫芦娃看幼儿绘画发展

作者: 丹说 | 来源:发表于2018-01-18 11:05 被阅读0次

幼儿园小班寒假时,女儿4岁零3个月,偶然接触了动画片《葫芦娃》,并喜欢上了七色葫芦娃。

喜爱之情,以绘画表达。

这幅画,以葫芦娃为素材,加上自己的性别,在数字上作了增加,成了《葫芦十姐妹》。

在人像的表现上,以头体二足两臂的方式呈现。

乍一看,这些个人物形象与葫芦娃毫无关联,一点也不“像”。

这就是孩子最真的画,表达着孩子纯粹的感动。


这幅画于4岁4个月,画的是,舞台上几个小女孩扮演葫芦娃。

几个小女孩,指定是自己小班的几个好朋友。表达着幼儿的愿望和想象。

对比4岁3个月时画的,人像的腿,单线变复线,反应了幼儿对腿部力量的感受增强;胸前都有两个袒露的乳点,母乳喂养到3岁以上的女儿,对此自然感受较强;腰间增加了几片树叶;头顶的葫芦也都给加了两片树叶;头发有简单交代。

幼儿绘画的进步和发展,整体上是伴随着身心发展水平而变化的,在某一主题上则是因观察、认识、理解深度不断加强而发展变化。


这幅画于4岁7个月,画的是《吃水果大赛》。以自己喜爱的葫芦娃形象为载体,表达着自己的某种想象。

在葫芦娃人像的表现上,头顶葫芦的画法,较之前有所变化。这是幼儿在绘画中自主探索表现形式的过程。


这两幅与上幅同期,都是4岁7个月画,葫芦娃人像的表现特点相对稳定。

一幅画的是《葫芦娃吹泡泡比赛》,另一幅是《手拉手玩滑轮》。都是以葫芦娃为载体,表达着幼儿对生活场景的记忆和想象。


时隔七个月后的5岁2个月,一次幼儿园亲子装扮活动秀,因为有同学扮演葫芦娃,勾起了女儿对葫芦娃的记忆。

在活动秀前一天早上起床后,再次画了葫芦娃。因为要为上幼儿园做准备,画了两个多点就暂停了。

这次的进步是跨越式。葫芦娃人像的表现明显丰富起来:人像的胳膊用形状代替了单线,并且加上了手掌和手指;脚的形状也表现了出来;发型比之前表现得更具体了;无论是腰间的叶片,还是头顶葫芦的叶片,都画了叶脉;葫芦嘴由之前的线段转变为了方形;葫芦娃的颈部项圈也描绘了出来。整体看起来越来越符合成人的审美,越来越“像”了。

幼儿绘画的发展,就是这样自然而然。

相关文章

  • 从画葫芦娃看幼儿绘画发展

    幼儿园小班寒假时,女儿4岁零3个月,偶然接触了动画片《葫芦娃》,并喜欢上了七色葫芦娃。 喜爱之情,以绘画表达。 这...

  • 棉签画:太阳

    本次活动是我班幼儿入园后第一次尝试画棉签画,在整个活动中,主要以让幼儿掌握棉签画的绘画步骤以及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

  • 晓荷原创日记(27)请别用成人的标准教孩子画画

    在幼儿园小班里,发现老师在教孩子画画:房子怎么画啊?……再画上大树……看了看,这位老师还是很懂得幼儿绘画的,没有做...

  • 1/4第118本书《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美术史的发展从 比自己厉害的东西(神)开始绘画。 到了中世纪 基督教的发展 开始画 上帝 在教堂画壁画。 文艺复兴...

  • 元代绘画的风格与技法浅析

    虽然宋代和元代同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高峰时期,但从绘画风格而言,两个时代是迥然不同的。从绘画观念上看,宋画写实,山水画...

  • 元代绘画的风格与技法浅析

    虽然宋代和元代同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高峰时期,但从绘画风格而言,两个时代是迥然不同的。从绘画观念上看,宋画写实,山水画...

  • 绘(佩奇有感)

    卸下在“小粉丝”们心目中的伟岸“画神”形象,我要走的绘画路其实还很长。 ——佩奇 从幼儿...

  • 父母的认可,是孩子一生的追求

    今天朋友给我说,她幼儿园的孩子,参加幼儿绘画比赛,作品入围了。从2万多张画里面突围出来了1000多张,我对她和儿...

  • 画外求画

    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不论从思想、内容、形式、材料、技法上都有很多不同,西方绘画重以画求画,而中国传统绘画则是画...

  • 孩子画的“不像”是正常的

    孩子画的“不像”是正常的 (请叫我亲子绘画力桃子教练) 从儿童绘画发展的进程和特点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的孩子,他们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画葫芦娃看幼儿绘画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fd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