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香港著名编剧李碧华的《潮州巷——吃卤水鹅的女人》,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由于笔者阅历与个人水平着实有限,仅此发表一点点感触罢了。
文章在电视主持人采访潮州巷一家有名的卤水鹅店店主——谢太中拉开序幕。这家店主是位女人,曾经和丈夫共同经营着祖传的卤水鹅店。生活曾有夫妻的甜蜜,也有争吵——丈夫有练功的癖好,在自家天台拥有专用的练功房,这房从来不准女人进入,怕染上晦气。后来丈夫出轨,离开了家再也没回来。女人靠着经营店面独自扶养女儿长大。
女儿结婚那天,母亲给她准备小桶四十七岁的卤水作为嫁妆,女儿不要。母亲语重心长:你要收下,你父亲在里头。女儿明白,那卤水是自家店铺的秘方,熔铸了父亲的心血,也凝聚了母亲的心血,于是更加坚决不要。母亲急了:不!你父亲-在-里-头!这时女儿恍然大悟,想起父亲离家的前一晚,母亲偷偷用沾满经血的卫生巾擦拭父亲练功房的刀。父亲因为自己的刀破了封,在练神功中自己砍死了自己。母亲后来把女儿遣送到外婆家,自己在家睡了三天。原来那些天母亲就是在剁碎了父亲的尸体,将其浸入卤水中……故事说复杂也不复杂,却从始至终透出一种难以言说的诡异。
最开始主持人对女人的采访的称呼——直呼其名,女人纠正:谢太。主持人打哈哈:您反正是潮州巷里有名店铺的女当家嘛。女人仍然坚持:我和丈夫并未离婚。从这里我便隐隐觉得此处埋有伏笔。不然一个称呼而已,为何如此坚持?从这里就能看得出女人对丈夫的爱是多么的执着。当主持人问及美食的秘诀,女人答:这秘方自然是不能全透的,店铺的秘方就在于卤水。文中提到一句话“是的,永恒的,只是液体,越陈旧越珍贵。”看完全文,我们已经知道,那卤水中除了各类香料,更主要的是女人丈夫的血水…再结合文中那句话,不禁让人顿时毛骨悚然。
女人性格沉闷,心中似隐藏千般事迹。表面越是风平浪静,内心或许能够超出常人的理智以及达到常人难以理解的疯狂。男人在大陆包了二奶,大家都在传。女人对此有些超乎寻常的敏锐洞察力,通过查男人的回乡证,发觉他常自银行提款。如世间大多数寻常男女间一样,出轨——争吵——无尽地争吵。男人被惹怒,狂吼:你还不是也没和我登记的?!女人的心在这刻彻底粉碎。她一天比一天沉默,我在这片沉默里似乎预见了女人内心的转变。昔日温情全然不复,徒留与日俱增的爱恨交织。一个决然无比的计划渐渐在女人的沉默中酝酿成型。终于,忍耐良久,女人实施了它。待男人因为自己计划中的那样死去后,再将他一块块地分批浸入卤水中……
决然至此,引来读者一片暗叹。男人的结局让我们唏嘘不已,因为出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此为可怜;女人因爱生恨,亲眼见着男人一步步走入圈套,最终预谋成功。她表面的云淡风轻与隐藏至深,暗含太多情绪,让人琢磨不透,说她可憎?不过太爱之缘故,唯有死人不会离开,唯有死人不会跑到天涯海角,任他再有厌倦这个家的想法,也再逃不出那沉重又浓郁的卤水缸。也只有这样,她才能永远拥有他。她又何尝不可怜?当一个人要走,任你如何都留不住。她却因此采取这种极端得不能再极端的方式…早就知道她对丈夫的执着,却不知,已经到了如此地步,病态的执着。
文中女儿有次带着男友来家中店铺吃卤水鹅。母亲说,清明前后,鹅最肥美,卤汁也特别香。女儿以为明白:大概是季节性吧,人和动物总会在特定的季节里状态最好。没看完全文的读者或许深以为然,然而知道结局的才真正知道,这是因为清明节,因为死人。女人以此纪念那深藏卤水缸的丈夫。
在女儿结婚时,女人送了小桶四十七岁的卤水作为嫁妆,嘱咐道:“你拿着,做好东西给男人吃——它给你撑腰。”乍一看,以为是要传授秘方给女儿,让女儿嫁入夫家能有一技之长,做贤妻良母。仔细一看后面那句“它给你撑腰”,顿时那含义就出来了。生而为女子,心肠也得狠。不能任夫家践踏蹂躏。
爱与恨的结合在女人的身上体现到了极致。女儿在那一刻知道,母亲仍然是深深爱着爸爸的,只不过用腥甜、阴沉而凶猛的恨来掩饰。
早就听闻李碧华的文通常瑰丽诡异,虽然在看到女儿结婚那里母亲说她“父亲在里头”时猜到了是说她父亲的血水,然而还是被震撼到了。为了一个出轨的男人,倾注前半生的爱,又耗尽后半生所有的恨,不知是否值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