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第二节课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第二节课

作者: 青阳心 | 来源:发表于2020-07-06 17:57 被阅读0次

时间:2019-2-27

(没找到PPT,以后会有的)

接,一、引言

3. ——2)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的特点

分组交换带来的问题: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带来一定时延;首部的添加增添了一定的数据量,和需要确认收到信息。

3)喵?喵?? 注明:基本上是属于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但分组交换有采取报文(大包)和分组两种形式。报文形式交换采取较少,但也属于分组交换的形式和使用。

报文交换?

以上采用分组,词汇都是分组交换。

报文交换,属于报文交换。即(像)大的(分组)。就想电报,收发包裹似的大包裹:报文。

类似的再补充。

4.新型网络的基本特点

网络用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而不是为了打电话(之类的)。

网络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

所有的网络结点都同等重要。因而大大提高网路的生存性。

#网络没有中心。

计算机在进行通信时,必须有冗余的路由。

网络的结构应尽可能的简单。同时非常可开的传送数据。(环境不一定可靠,但结果必须可靠。网络传输。)

#不要现成答案。

5.几种不同类型的网络

1)不同作用范围的网络:

广域网:WAN

局域网:LAN

城域网:MAN

个人区域网:PAN

2)从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校园网;VPN;公安网,等。

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以下为重点之一)

1)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标准

速率rate以bit/s来衡量。有额定速率和标称(最高)速率的区分。

带宽:现在即指:最大传输速度。常见20M网络含义。

时延delay:  发送时延:发送端发送一个完整的数据帧所需要的时延

                     传输时延:信号在传输通道上所耗费的时间。(信号速率和信号在传输通道上的速率是两个概念。)

                    处理时延:交换结点为处理和发送信息所用的时间。

                    排队时延:顾名思义,分组(或报文)在交换结点排队的时间。

                    时延 = 上面四者相加。

时延宽带积:顾名思义,时延*宽带。即指在线路上一定时间的传输的数据。单位是bit/s^2(或转换,k,m,之类的)。(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往返时间RTT

信道利用率:看具体公式。计算得出的数据。利用率过高会增加时延。并非越高越好。当然也并非越小越好。ISP  在利用率超过50%时就要考虑扩容。

非性能指标:费用,性能,标准化等。

7.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复杂)

分层次的体系结构:协议。

1)网络协议:

SNA    系统网络体系结构

OSI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网络标准,但在实际应用中被TCP/IP协议替代

TCP/IP协议

实际采用    TCP/IP协议。

2)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

语法;语义;同步  (顾名思义,同步指事件实现的顺序的说明。)

3)分层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结合OSI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和TCP/IP的四层结构)

  应用层——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

  运输层——向两个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具有复用和分用的功能

                (两种协议——TCP协议UDP协议)

  网络层——分装成数据包——IP数据报使用IP协议

  数据连接层——分装成帧

  物理层——考虑的是比特流的传输问题,屏蔽传输媒体的差异性

#不同的层次所关注的重点不同。比如客户软件连接服务器,软件产生传输的数据和要求数据请求,将传送数据的需求交给运输层,运输层再使用下层进行传输。每一层的传输只需关注这一层的互相之间的传输的协议(相同协议,现在采取TCP/IP)。

 #实体:任何可以接受或者发送信息的软件进程或者硬件

  #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在协议控制下,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所以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计算机网络-第一章-第二节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lx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