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巡回检察组》播出至今,虽然评论褒贬不一,但是剧中很多地方还是很接地气的。检察组组长冯森坚持原则,一身正气的形象给了我很深的印象,越来越喜欢这个人物。
有人说冯森太过于讲原则,不讲情面。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一个好的检察官就是要坚持原则,铁面无私,这才是老百姓的福气。

宋春丽饰演的胡雪娥,为了给被判杀人罪的儿子翻案,东奔西走,走投无路,不管什么人,只要有希望救儿子,她都要试一试。宋春丽把一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走投无路的访民老太太演绎得淋漓尽致。每当看见她拖着一个小破拖车在马路上孤零零地走,我心里就不是滋味。
现实中不知道还有多少个她这样的老太太,为了寻求一点点公道,受尽苦难。在剧中,她竟没有被安一个“寻衅滋事”之类的罪名,也算编剧手下留情了。
如果她儿子真是冤枉的,她需不需要一个正义的检察官呢?如果她儿子真是冤枉的,那一百多人的专案组该多么可笑?
监狱、检察院的具体情况我不清楚,但人得的弊病应该都差不多。副监狱长陈咏为了年终奖金,与副检察长熊绍峰商量对狱警打人的事暂缓立案,以免大家的奖金泡了汤。而熊绍峰呢,为了照顾“兄弟单位”的情面,也答应在不影响程序的情况下,弹性处理。
其实这种关系单位的人情是非常普遍的,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谁还不给几分面子。可是就是这种人情,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抹黑了公信力。

黄雨虹家所代表的黑恶势力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冯森问罗欣然黑恶组织隐匿蛰伏呈现的六种态势,罗欣然背课文一样背了出来:
为犯罪组织披上公司及企业的外衣,企图以企业行为来掩盖犯罪行为;犯罪领域逐渐向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等行业渗透;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犯罪手段逐渐从以暴力为主转为软暴力,隐秘性增强;黑恶势力把持基层政权,逐渐从显性走向隐性;利用信息网络犯罪以及跨境作案,企图逃避打击;拉拢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加入黑恶势力犯罪组织,从而逃避打击。

冯森又问她,黄四海家里涉及了几条,她答不上来。冯森说,“披上公司合法外衣,向互联网渗透,软暴力,从显性走向隐性”,这些都有,从操纵人在商场踩断胡大军母亲的腿这事就可以看出来,他们是“有创意、有组织、有执行、有法律把关、高水平的作案团队”。
像这样的黑恶势力,“打黑除恶”中不在少数,真是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高智商犯罪的危害性无疑比普通犯罪更大。
罗欣然问冯森:“那你就不怕报复吗?”冯森说:“我只要一见到疖子,就一定要挤一挤,舍得一向剐,才敢干政法。”他说自从老婆十年前被人害死,就没什么可失去的了。还对罗欣然说,如果怕报复,趁早改行。这一段说得正气凛然,很有一股英雄气概,也很悲壮。
我们是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可是怎么才能依法治国呢?仅仅靠宪法和各种现有的法律条文吗?法律再完善、再合理也需要人来执行,最后都要落实到人身上。

那么谁来保证法律的公正公平能呢,公检法,社会舆论,人民群众。而执行法律的核心部门还是政法系统,公检法国家机器,这些人才是起决定作用的。舆论的作用还是有限,各媒体也要看着衙门的脸色说话,不然一张封条就关门大吉了。老百姓呢,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法律是人执行的,坚持原则的检察官,正义的警官,铁面无私的法官都是我们需要的,而且是越多越好,越多才越能伸张正义,体现公平。像冯森这样“水至清则无鱼”,大义凛然,一身正气的检察官我们太需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