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方言《米人》

方言《米人》

作者: 草村人 | 来源:发表于2020-12-08 12:22 被阅读0次

    文中的“米人”是西部古镇连城的独有文化特产。连城的米人们身价已经价值连城了。

    这里的光棍汉与米人们的社会地位有着鲜明对比,现在是赖女不愁嫁,猛汉立墙下。米人成了香饽饽,传统的重男轻女逐渐不那么受待见了。

    都说钱是底气,才是俗气。有钱,幸福才是安全的;有才,幸福是一种考验。光有尊严不能当饭吃。在米人眼里这句话成了真理,没有人能推翻。

    先有的米人,后有的光棍儿。这种说法也对也不对,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前者是米人是罪过,可能是冤枉米人;后者光棍们活该,也不至于一点盖面,不都是他们的责任。生活给了人们一个态度,这一切因态度所决定。

    这里只谈标题“米人”。

    出现米人频率最高的的地方莫过于这里。几个光棍汉没事就贴在村口阳洼里聊天,天天聊同一个话题“米人”。

    谁谁家的米人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

    东街的米人被男人揍了一顿,摊上个这么个瞎怂男人实在好可怜哟;

    西家的米人要嫁给那个邻村的瘸子了,怜香惜玉一朵鲜花插在了猪粪上;

    东村的米人成了年轻的寡妇了,同情其命如此之苦;

    张三的米人那屁股要比李四家的米人身材好看;

    王麻子的米人可惜了,至今都没有生出个娃来。王麻子就是个窝囊废!这米人不知咋想的,怎么会嫁给他?就咱老哥几个那个提溜出来不比王麻子强……?

    一声叹息后吼起了秦腔:尔哈……哩个啷个哩……

    有时候米人们牢骚着自己的男人说“你还不如村口那几个光棍汉会做人………”

    每句话都离不开个“米人”,光棍们口中的米人是他们凑在一起的条件,讨论米人是他们美好一天的开始,也是在荒闲中找到安慰的一天。光棍们的存在,也就成了传播米人们不同风情和姿色的途径。

    米人们乐意被这群光棍们无休无止地关注点评,天天津津乐道,乐此不疲的反复炒作,开心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口无遮拦自由的很,也不嫌乏味而休止。

    有家室的男人不敢在此场合参与聊米人,借给他是个胆子也不敢,所以从他们嘴里听到一句评论米人长的漂亮或夸赞干散的话很难。

    米人们过去不知道自己在别的男人心中美不美?漂不漂亮?现在有了这帮光棍汉,米人们也有点自信了,自己穿得漂亮、打扮得靓丽些至少有人盯着自己看的那种感觉很享受,撩一下头发都能招来口哨,何况还没有甩屁股扭腰呢。证明自己的长相还能吸引住男人的眼球,欣慰自己做米人也值得了。

    米人伙里胆子大的米人不是没有,像二蛋家的米人就经常拿这群光棍汉调侃。哥哥们这两天看上谁家米人了?扎辣花的男人最近不在家,你们知道不?

  我家男人这几天也不在家,可是我家房子又遇上漏雨,想找你们哥几个帮我干点活呗?话音未落,光棍汉们一轱辘儿爬起来抢着要跟米人去干活。

    光棍们虽然游手好闲,但平日里没少给米人们干活。米人们喜欢用他们用不完的蛮力为自己干活,你别说他们有他们的优势,干活那都是一把一的好劳力。谁有求助他们,他们义无返顾的去帮助,而且会把事做的很好,无可挑剔。事后能赶上吃一口现成饭就很满足了。

  有爱心的米人是光棍汉们重点保护的对象,村头的军属米人,是个爱心米人,平时爱帮助老弱病残、孤寡老人等人群,也没少关心过这群光棍们,光棍们为了报答她,会定期前往爱心米人家主动找事干,哪怕是扫扫院子,喂喂鸡那也是他们的荣幸和唯一的回报方式。

    光棍们不光缺爱,更缺社会关爱,他们非常珍惜她人对自己的关爱,尊重这份来自好心人的关注,被人尊重、被人关爱是何等的幸福,让自己有种家的感觉和温暖。所以他们懂得如何守住这份亲情,不会容忍他人舆论践踏他们要保护的米人,并用行动证实着自己也要做一个力所能及的好人。

    村里爱逗光棍们取乐的米人也不再少数。聪聪的老婆就是典型的二干子,长辈们骂她是“瓜米人”,就是烧女人的意思。她长着一张米人们都羡慕的独特性感的嘟嘟厚嘴唇,不懂得欣赏的人说她的嘴是猪嘴,吃货们称她嘴像甜麦圈。丰满不算多余,能想到的部位脂肪囤积恰到好处,她爱穿个紧身的红皮裤,两条腿就好像两根红辣椒,人胖吗还是裤子买瘦了,裤子都快撑不住两条腿了,显得火辣辣的,有点辣眼睛,人们叫她辣妹子。她自己也喜欢别人叫她辣妹子,她走到哪,歌就唱到那。辣妹子辣,辣妹子辣,辣妹子辣妹子辣辣辣…唱得很得意。

    就属她平时闲得嘴痒,经常去找光棍们蹭痒。见面就喊“哥哥们想尕妹了没有?今天有个好消息,我给你介绍个有会心疼人,既能生娃的米人好不好?”

好!光棍汉们异口同声,我们就想要像你一样的米人,你是我的梦中情人“辣罐罐”。

    呵呵呵!还辣罐罐呢,没人吃啊,都成了“老干妈”了。

    我们喜欢“老干妈”。

    好!那你们今晚等着哦,我梦里来找你们,好好的宣宣,好好热闹会儿,让你们尝尝“老干妈”的味道!

    啊哦!啊哦!一阵起哄!你推我,我搡你,好不热闹。

    剧情中少不了那些嗑瓜子的、捣是非的、谝闲传的、看热闹的,村口热闹成光棍们的表演现场,不怕献丑,图个乐子,只管大伙们自在。

    还有一些吃瓜群众不嫌事多,跟着光棍们瞎起哄,专挑米人们的是非说事、揭短。这种人素质太低,人品极差,总是不受大伙欢迎,米人们也骂他们不知趣的囊尕(蠢蛋),从没给过好脸子。

  热闹归热闹,现场遇上熊孩子和未成年人围观他们就责令驱赶。这里少儿不宜,去找你妈妈去!回家学习去!长大了也别来这里凑热闹!

    凶巴巴的样子,孩子们见状撒腿就跑,边跑边喊“光棍汉!光棍汉!被窝里捂蛋吃不饱饭,冰草长到房檐上,你不光蛋谁光蛋!

    小杂种!下次抓住揍死呢!

    光棍也分三六九等。

    独身主义者。理由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这样的人有自己的境界;

    残疾者。怕拖累他人,只说对了一半,自己什么状况心里比谁都清楚;

    家境贫困者。生活自立能力差,只嫌自己出身不好,从不找自己的缺陷;

    纯粹的懒汉。好吃懒做,不务正业,事不关己,无药可救,这种人也有,但极少,绝大部分人都是村里的良民。

    光棍群里还有一个“寡夫”也加入了光棍汉的行列,他精神状态有点消沉,与光棍待在一起纯属于凑热闹,打发日子。他很少聊米人,因为心里走不出过去,天天闷闷不乐,勉强挤出一点难看苦笑,算是对你的尊重。光棍们向他讨教、取经关于米人的那点事,他闭口不谈,反而被他蹶一顿,“把嘴夹紧点,不然翻脸呢!”

    怂样子!光棍们惹不起躲得起,不再招惹。罢了,不计较了。就算村口多一个人头。

    寡夫参与干活还很积极,只管自己埋头苦干。

    他写着一手好字,经常帮助村里写写材料什么的,算是个人才。

    别小看这群光棍汉,他们却成了村里的百度信息中心。

    虽然玩不起手机,但处理信息量不低于局域网。

    没有他们不知道的东拉西扯,没有他们不熟悉的家长里短,没有他们不说的艳遇糗事。

    你问他们今天谁的家里来人了?街上经过几辆车?谁家孩子学习好、谁家有几头牛、养几头猪、种了几亩地,长着什么庄稼?都有哪些民生红白喜事等等,像是个流动的摄像头,没有他们不搜集的信息,而且无偿提供给大家,不限量、不限流,你只管随便问。

    光棍们全部加在一起的文化程度虽然不超过五年级,但嘴皮功夫了得,上嘴唇能够着天 ,下嘴皮能挨着地,舌头能长能短,流言蜚语拿捏的有分寸,但从来口无祸事,也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眼睛就像扫描仪,什么事都能看在眼里,装进心里。

    这些人虽然过着最底层的失怀生活,可他们也在发挥着存在的价值,积极关心村里的大事小事,也成为了村里的正义力量和保护神,常常打抱不平,参与处理调解邻里矛盾,涉村合理化建议等。

    看他们邋遢、懒散,但他们有自己的为人处事的原则,小团体成员也有自封的建制,什么二队长、二书记、二秘书、二判官、二大夫、二通讯员。技能不比别人差,他们也有二大工、二石匠、二铁匠、二瓦工、二木奖、二电工、二水暖工、二高空作业工的工作经历。这里的“二”是指非专业。

    说归说,乐归乐,每当晚饭时,只有一种声音总能结束今天村口的热闹,倒不如说结束了光棍们开心的一天,那是光棍最不爱听的一句话“吃饭啰”!只见热闹的村口人们各自三三两两回家吃饭了。

    家有父母的光棍回家还能吃到三餐热饭,那些家里没有父母的光棍孤零零地瞅着人们离开的背影暗自神伤,没有了刚才的神采飞扬,接下来又要一个人面对家徒四壁的孤独,余下唯一希望就是盼着明天能早点到来延续村口的热闹,弥补自己的寂寞,也只有白天的村口才是光棍们生命中唯有的精神依赖,也以此来点亮心里的阳光。

    光棍中也有例外,也有不入群的光棍汉,他也是个光棍,却死看不起光棍们把大把时间白白耗在了谝闲传。财富半条街的王富贵是个光棍中的例外,有志向。虽然有轻度的先天小儿麻痹,拄着单拐行动自如,生活完全不受影响。他把生活看得比较现实、正常,基本是靠能力吃香喝辣,对自己没有亏待。他把一切精力放在自己选择的事业上,专心收旧、收破烂,算是自己找到了一份职业。他把走街串巷日子过成了乐趣!

    废品站设在不大的家里,以废品为伍,狭窄的空间里除了给自己留了一间睡觉的窝,留了一条走路的道之外,几乎被破烂和废品包围。他的破烂一半是可回收换钱的,另一半是不可回收的死货,即便是那样也舍不得扔,码在眼前都当成宝贝,他认为都会有大有用处,平时谁家缺点什么配件、需要的物件都能从他这里总能找到满意的结果。邻居们都感激他、敬佩他。

    他们就是这样一群光棍汉,你能说他们个啥?

    不知是米人们看不上光棍的底层生活?还是米人们害怕面对这样清贫的日子,村里的光棍汉队伍越来越庞大了,也只能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光从牙口上看,有二十八颗牙的光棍汉到仅剩一颗牙的光棍汉,各年龄段都有,看来真还不乏光棍团队后继无人。

连城话:米人=女人,米子=女子。

原创:赵兴林

相关文章

  • 方言《米人》

    文中的“米人”是西部古镇连城的独有文化特产。连城的米人们身价已经价值连城了。 这里的光棍汉与米人们的社会地...

  • 阿爹

    作者:米马姐姐 阿爹是苏州方言里的称谓,不是老爸的意思哦,是爷爷,外公的意思;而老爸呢,在苏州方言里,唤作“爹爹”...

  • 洛阳方言

    洛阳方言 方言就是地方话,洛阳方言就是洛阳当地话。 每一个地方的方言,都有自己的特色。洛阳人讲话...

  • 漫话淮北方言——大痴

    漫话淮北方言——大痴 文/丁建设 淮北方言和其它地区的方言一样,来源于人...

  • 探秘益阳方言“gò dǎ别个”背后的深意

    说到方言,有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桃江县城人嘲笑桃江乡下人的方言,益阳“街上人”嘲笑桃江县城人的方言,当然,去到长沙...

  • 西方哲学史|3.阿那克西米尼

    生平 阿那克西米尼(公元前588—524年),也是米利都人,据说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他用伊奥尼亚方言写了一部散文...

  • 波希米女人(写给小安子的第三十二封家书)

    小安子: 波希米人没有家乡,到处流浪,各地的方言都能讲。不论在葡萄牙、法兰西、在外省、在加塔洛尼亚,他们都到处为家...

  • 母亲的米饺

    米饺,家乡方言叫肉饺粑,也叫月饺粑。 记得小时候,老家农村条件不好,家里难得吃上一顿米饺,偶尔一餐算是盛宴...

  • 茶米tea

    “茶”的闽南话怎么说?说dei,是文读;讲茶米,是白读,正港的闽南方言。 瘦金书 头条号:有O茶 “茶米”的称谓,...

  • 【金光—雁俏】记一次火锅(方言/崩坏/慎入)

    =========重点提示:方言/崩坏========= =========俏俏方言,非雁王方言======= 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方言《米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mf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