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70513-家庭读书会——采桑葚

20170513-家庭读书会——采桑葚

作者: bearwang | 来源:发表于2017-05-14 08:21 被阅读0次

钊钊:
推书:《活出生命的意义》
我一直以来都受到生活缺乏努力的动力的困扰,总觉得生活缺乏目标,没有强烈的想要做什么事情的欲望,故而做事也常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缺乏常性又不肯主动吃苦。但是,来美国以后,我常常能够感受到家庭赋予我的责任,也开始有强烈的做出一些事业的渴望,但限于认知,仍不能很好的掌控生活和工作的节奏,经常无法自控,贪玩误事。后来通过提高自我评价的方法,渐有起色,但是我对生命的意义的认知仍然存在偏差,自律能力仍然有待提高。

为了应对我性格中的这种种缺陷,我在平时就会刻意留意如何提高自己对生活意义方面的认知的书籍。但是,网上常见的鸡汤文,奋斗文很难打动我,因为在我看来,他们其实都是有很强烈的意义认知的人,以自己的主观角度写出来的书。这类书首先就难以唤起我的共鸣,因而里面讲的再天花乱坠也难以说服我。今天推荐的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我也算闻名已久,在很多推荐平台上都听到过,是一个心理学家,弗兰克,以他自己被关在纳粹集中营那段生活的经历,以客观的角度去讲述“意义”这个东西对我们来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从本次读书会开始,我会认真开始读这本书,并且持续的把我的学习体会分享出来。同时,我也向爸爸妈妈推荐这本书,希望你们能够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能有所收获(你们很快就会收到这本书啦_)

————— 2017-05-09 —————

爸比 10:46

教育女婿的方式方法
这封信是写给儿子纪泽的,信的主要内容是说,收到儿子纪泽来信得知女儿纪静的丈夫袁秉桢在家不务正业,不好好读书求上进,游手好闲,寻花问柳,曾氏很是生气,但他又考虑到在教育女婿方面还是应讲究方式方法的,信中所言,尔信极以袁婿为虑,余亦不料其遽尔学坏至此,余即日当作信教之。尔等在家却不宜过露痕迹,人所以稍顾体面者,冀人之敬重也。若人之傲惰鄙弃业己露出,则索性荡然无耻,栟弃不顾,甘与正人为仇,而以后不可救药矣。我家内外大小于袁婿处礼貌均不可疏忽,若久不悛改,将来或接至皖营,延师教之亦可,大约世家子弟,钱不可多,衣不可多,事虽至小,所颇大。
曾氏在对得教育女婿的想法上是要求家里人最好是多给他一些面子,总归是姑爷,希望姑爷能够体谅他这做岳父的心,不要破罐子破摔,希望他能够有所长进,书中介绍,曾氏这个大姑爷从小娇生惯养,品质极坏,这个姑爷没有选好,看来多有权有钱的家庭,或者是贫穷的家庭都有一些不如意事情,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钊钊:
我也对曾氏的方法有一点共鸣,那就是一个人要想好,唯有自尊自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才会注意自己的形象,努力使自己变好,注意自己对他人的帮助。相反,如果一点尊严都没有,就会变成完全的无赖。所以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和这个人的外在表现很有关系,我想这也是曾氏认为必须给女婿留面子的重要原因吧。

妈咪 12:32

采桑葚的乐趣
今天到燕化东岭爬山。阳光明媚,清风微佛,高高低低的山峰被绿色的植被包裹着,浓浓的绿意带给你的是身心大放松。这次来不只是看风景,而是被一种果实诱惑着,那是一种久违的酸甜适口的味道,饱满汁多的果实吃到嘴里真是一种享受,那是一种醉到心里的甜。这种果实就是熟了后冒着紫黑发着油亮光泽的桑葚。
走到一棵长满翠绿枝叶挂着一串串沉甸甸果实的桑树前,即刻,去年摘桑葚的一幕幕便浮现在眼前:胸前挂着自制的容器,一个被剪去瓶口,提手上拴着布带的白色塑料桶,被紫黑色的汁液浸染着许多不规则的图案,里面装着半桶我收获的果实。挂在脖子上的桶,虽然压酸了我的脖颈,却便于我双手采摘,又省去了装塑料袋的 繁琐,这还是我的小发明呢!为了摘到熟透又饱满的桑葚,可谓费尽心机。从山里就地取材做的带钩的树叉,为的是那些翘起脚伸长脖子又垫块砖也够不到的果实;有时为了吃到又大又甜的桑葚,我还会很过分的骑到粗一些的树叉上,把那汁多饱满甜到心里的“大块头”先塞满嘴,那真是一种享受,果香弥漫到口腔的各个角落,味蕾都被调动……真的是舍不得下咽,生怕这种享受溜走。黑紫色的果汁沾满舌头,溢到嘴角擦也擦不掉,看到熟人都不好意思打招呼,毕竞年龄大了,还像小孩子样的贪吃,让脸面有些挂不住。但看到三五成群的采摘者都留有这“馋嘴”的罪证,都会不由自主的笑出声来。你是不是被我描述的场景吸引来了呢?听我劝来吧,我的亲朋与好友,一起加入采桑葚的大军,共同享受这采桑葚的乐趣吧!

钊钊:看的我好生羡慕啊!希望这篇文章中洋溢着的对生活的热爱和热忱可以一直伴随在你的生活中!

————— 2017-05-10 —————

爸比 10:03

父爱
自儿子纪鸿考中秀才后,曾氏就着手按排儿子去省城读书的事情,信中说知尔已到省,城市繁华之地,尔宜在寓中静坐,不可外出游戏征逐,兹余函商郭意城先生,在于东征局兑银四百两,交尔在省为进学之用,如郭不在省,尔交此信至易芝生先生处借银亦可。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吾忝为将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愿尔等常守此俭朴之风,亦惜福之道也。其照例应用之钱不宜过啬。
曾氏替儿子按排好一切后,告诉儿子在外读书应注意节俭,不可沾染富贵气习,所则就难成大器。曾国藩给儿子的回信中基本上都会用到,勤劳,节俭,有恒,等句子。在教育孩子方面曾国藩是个好父亲,教育方法得当,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妈咪 11:37

成功需要积累
母亲写信告诉儿子,现在经常听你灌的唱片,好像你就在我们眼前弹奏一般。通过听儿子的音乐,把对儿子的思念通过回忆展现出来。让儿子注意身体,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千万不要逞年轻,任性随便满不在乎,迟早要算帐的。让儿子减少演出次数,要打天下也不能急,要往长里看,养精蓄锐、精神饱满的打决定性的仗比零碎仗更有效。我理解的这句说的意思是成功需要积累,很多时候成功不是不来,是时间没到,要把眼光放长。

钊钊:母亲的关心,相对于父亲的那种对儿子行为,性格方面的关心,更多的是一种对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长的关心。即便是在谈要注意积累,不要急功近利,但是信件的角度依然是从傅聪的身体状况角度谈起的。

————— 2017-05-11 —————

爸比 10:57

刚柔互用
这封信是写给沅弟和季弟的信的主要是说两位兄弟带兵打仗和为官与人处事,应学会能进能退,信中所言,昔余往年在京,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亦未始无挺然特立不畏强御之意。近来见得天他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己。趋事赵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人与妻孥享受,则当谦退。若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旨有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久。此余所深信。而弟宜默默体验者也。
曾氏对他的两位兄弟的一些做法有些看不惯,尤其是对九弟,在以前的信中多次提醒九弟,不可骄横,不可过多敛财,不可太张扬,为人处事要和善,这封信曾氏是通过自己多年为官的经验告诉两位兄弟,为人处事要刚柔并济,这样才能够在官场上游刃有余,才能够有所作为。
曾氏的这些为人处事的方法同样适合我们现在的社会,比如在工作中处理上下级关系时千万不能一条道走到黑,该低头时就低头,只有这样才能够处理好,和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

钊钊:感觉曾氏也没少那这个劝九弟了,九弟似乎有点不太听劝啊。

妈咪 12:07

建议
今天读的这封信,是傅雷写给儿子的一封长信,主要是他对儿子找女朋友提的一些建议。在信中傅雷告诉儿子找女朋友一定要深思熟虑,切勿凭一时冲动。最主要的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有了这三样,其它的都可以培养。对终身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苟刻。古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见平静、含蓄、温和的感情方能持久”。又有一句话说“夫妇相敬如宾”。夫妇到后来完全是一种知己朋友的关系,也就是我们说的终身伴侣。

————— 2017-05-12 —————

爸比 10:44

过于张扬
这封信是写给九弟的,信中说,弟两次抄示寄乔鹤侪信,多影响之谈。淮盐向以江督为主,江督犹东,运司犹佃也。弟欲从盐中设法生财,不谋之于我,而谋之于乔,何也?盐务利弊。万言难尽,然扼要亦不过数语,太平之世两语,日出处防偷漏,售处防侵占。乱离之世两语,日暗贩抽散厘,明贩收总税。
余对两弟絮聒不休,亦犹对将领且责且戒。且泣且教也。良田美宅,来人指摘,弟当三思,不可自是,吾位固高,弟位亦实不卑,吾名固大,弟名亦实不小,而犹沾沾培坟墓以永富贵,谋田庐以贻子孙,岂非过计哉?
这封信是写给九弟信中主要内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九弟要通过贩卖私盐发财,二是九弟通过不正当手段敛财而后回老家建筑美宅,购置良田,曾氏对九弟的这些做法十分不满,他对九弟苦口婆心的劝说,目的是为让九弟收敛一些,避免别人说三道四,以免惹祸上身,在以前的信中曾氏就对九弟建豪宅,购置田产提出过批评。这次九弟又不顾曾氏的反对回老家建豪宅,购良田。
曾氏对九弟的这些要求同样适应现在社会,比如那些儿落马贪官,个个家中都置很多房产,家中的亲属都根着沾光,同样落马了也根着受牵连。那么如果在鼎盛时期,稍加约束,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妈咪 11:18

嘱咐
今天看的是母亲分别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信。信中告诫儿子找到这么美丽温柔又懂艺术的儿媳实属不易,你一定要认真对待,希望你不要太苛求,看事情不要太认真,尤其对你终身的伴侣,不可三心二意,要始终如一。只要你们真心相爱互相容忍,互相宽容。难免的小波折很快会烟消云散。你身上有很多缺点,要有自知之明,你们才会幸福。又告诉儿媳傅聪是一个性情相当易变的艺术家,诙谐喜悦起来像个孩子,落落寡欢起来又像个浪漫派诗人。有时候很随和,很容易相处;有时候又非常固执,不肯通融。其实他心地善良温厚,待人诚恳而富有同情心,天性随和。母亲把儿子的优缺点告知儿媳,让他们相互理解,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日子,互敬互爱,白头偕老。

————— 2017-05-13 —————

爸比 11:20

敬而远之
这封信是写给澄弟,信的主要内容分两部分,一是给澄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拉拉家常,说说对九弟的一些看法,在以前的信中也提过他九弟过于锋芒,高傲,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信中说,来信言余于沅弟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甚是甚是。沅弟之才,不特吾族所少,即当世亦实不多见。然为兄者,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若明知其错而一概不说,则非特沅一人之错,而一家之错也。
另一段话的意思是告诉四弟在家主事,要和乡邻搞好关系,尤其是和地方官员,要做到敬而远之,因我家有三个兄弟在朝为官。信中说,吾家于本县父母官,不必力赞其贤,不可力诋其非,与之相处,宜在若远若近,不亲不疏之间。曾氏的这些话是在告诉四弟不要借着兄弟们的权威,欺负这些父母官不要收他们的好处。
曾氏的好多观点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因为这些观点都是曾国藩为官多年积累和总结出来的经验。

相关文章

  • 20170513-家庭读书会——采桑葚

    钊钊:推书:《活出生命的意义》我一直以来都受到生活缺乏努力的动力的困扰,总觉得生活缺乏目标,没有强烈的想要做什么事...

  • 桑葚

    《桑葚》 碧波丛中笑,墨玉点点星。 顽童攀枝采,树树满华庭。

  • 又见桑葚红,关于桑葚的记忆清晰如昨

    好多地方,桑葚红了都意味着那是初夏的味道,而广东,桑葚是初春的味道。三月中旬,小花园里桑葚开始红了,采一捧放在掌心...

  • 采桑葚

    在发现整个桑葚园的土地很干净、很松软的时候,我忽然悟到了他们这么做的背后的真相! 成熟了的桑葚很好采,几乎不用太用...

  • 游玩偶得

    诗/安安然 青山绿树红桑葚,粉衣黄裤娇可人。 千金不惧沟涯深,舞上枝头采红葚。

  • 采桑葚

    同学约好去采摘 桑葚树儿一排排 欢声笑语聚齐去 一片桑林任你采 红的绿的和紫的 颜色深的甜酸来 边吃边采欢声笑 亲...

  • 开法心中宝藏

    淑采读书会就像是一个种子! 自然界中,种子是最具有精气,最具有生命力量的! 我们的淑采读书会就是这样一棵充满精气,...

  • 说走就走,说说容易

    这时候摘果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要出去一趟。 一一慢爬爬 约好去采白桑葚...

  • 20170513-《摔跤吧 爸爸》

    阿米尔•汗是我最为欣赏的电影演员,没有之一。他的电影经常是看了几遍仍想看,每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与心得。...

  • 淑采读书会

    ‌‌人是生自‍而由的, 却往往生之‍锁‍枷‍在‍活中。 这就‍锁‍枷‍个是​​像空间罩子, 认知墙‍高‍的, 总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0513-家庭读书会——采桑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gf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