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藏品和新兴科技结合在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风口浪尖的鉴宝节目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曾经热播一时的《鉴宝》类节目。“乱世金银,盛世古董”,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古玩字画等艺术品越发受到市场的追捧。《鉴宝》类节目不但鉴定了古玩的收藏价值,还借助藏品探讨了文化底蕴,并强调了观众互动,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外界大量的关注,很快形成了广泛的固定收视群,点燃了民间的收藏热。
随着节目知名度越来越大,鉴宝的专家们给赝品开出高价的丑闻常被新闻披露出来: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伯达就曾给骗子自制的“金缕玉衣”开出24个亿的天价评估,后来证明,这玉衣并不值多少钱。另有专家鉴定为真迹的吴作人画作《牧牛图》,经由吴作人妻子,女婿及书画家萧淑芳鉴定该画系伪作。此外,还有人认为,这个节目洗白了很多来历不明的国家文物,把它们合法的推向交易市场。
这种情况并非偶然。据报道,节目规定,专家并不对鉴定结果负责。简而言之,就是即便鉴定结果有误,专家也一概不负责任。在这个机制下,专家们不受任何约束,对一些吃不很准的古玩,也敢作出鉴定结果。有知情人士透露,专家上一次节目,至少每场都有不菲的收入。甚至有人爆出,部分专家甘愿当托,把赝品说成是真品,通过电视平台公共影响力积非成是,蒙骗广大观众,收取高额回扣。

稍微了解点古玩字画行业的人都知道,品鉴真品是一件颇有难度的技术活儿。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精通古玩的材质,做工,产地,背景,更要对各种赝品可能存在的破绽了然于胸。即便如此,在品鉴时,还需要对每件藏品进行反复比对,对一些细节甚至还要推敲查证,反复检校原物和图录。就算如此细心,老司机翻车看走眼的事也时有发生。像电视节目那样,通过三五分钟的简单鉴别,“瞄两眼”“摸一摸”就轻易下结论,常受到论坛上很多资深收藏人士诟病:“这哪儿是国宝,分明便是淘宝”,“这哪里是西周的,分明就是上周的!”
古玩与区块链,真的合拍吗?
一方面是收藏人士一浪高过一浪的收藏热,另一面是骗子拿赝品估高价来混水摸鱼,就连聚光灯下专家说的都当不得真。普通收藏者发现买到了赝品上了当,且不说难以找到证据,就算证据确凿,想要找卖家维权时,恐怕骗子早就跑了。

想象一下,区块链的各项信息全都是共享的,而且真实可靠,将区块链应用于文玩领域,无论从需求,还是从技术来讲,都有实现的空间。从古代大师存世佳作,如王羲之,吴道子等人的字画,到近代齐白石,张大千等人的画作,甚至当代比较知名的画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仿冒情况。就清明上河图而言,著名的仿品就不下数百件,不乏高仿佳作,而真迹在哪,则众说纷纭,就连故宫的收藏品也被质疑不是原作。
而区块链的到来,给字画保真带来了一条新路。对现代知名艺术家而言,将自己的作品,如纸张纤维,色釉花纹等关键信息传到链上,而假货则不知道这些特征,这相当于给自己的作品加一道保险。试想,当有人试图贩卖赝品时,人们很容易通过区块链中对纸张纤维等细节的记录,查阅出该件古玩存在问题,从而起到保真鉴假的作用。
此外,对古代作品还可以把专家的鉴定结果传到链上。不同的专家可能有不同的鉴定结果,这都不要紧,它们都会作为权威的参考。因为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这有点像法官对案件的终身负责制度。如此,专家的鉴定结果也需负起责任。不但如此,区块链的时间戳技术使得交易更容易被追踪,即便有人成功把赝品挂在链上,也很容易找到这个“欺诈者”。
综上所述,古玩字画等艺术品上链后,可以实现更加快捷、可靠的交易,也能够有效防止欺诈和利用古玩交易进行洗钱。区块链在防篡改和安全性的方面的优势将大大发挥。
前路美好但不平坦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区块链技术能够给收藏者提供可靠的资料支持,这很有意义,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首先,专家们是否同样欢迎区块链技术呢?换句话说,现在专家凭借自己的权威性,在行业内有着很高的话语权,而区块链明显是来“抢饭碗”的,专家们凭什么把自己的鉴定结果放在区块链上,给自己套上“枷锁”呢?

对此,要明确一个前提,区块链与专家不但有竞争关系,更有着合作关系。区块链能够提供一个平台,成为资深专家为自己打造的一张名片,就像知乎,微博上的大V一样,有本事,说真话的专家会受到众人的尊重和信任。电视,互联网等事物诞生之前,人们得到信息的渠道少得可怜,广大民众只能通过书本或者老师来获取信息,知识掌握在少数学者手中。而随着新科技的发展,学者也好,民众也好,都成为了技术的受益者,学者贡献知识,名利双收,而民众则获得了更多更详尽的知识和信息,这在从前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骗子众多,信息上链难以确保真实性,使用者对区块链技术认知程度不足,行业守旧观念的惯性抵制等区块链落地难得现存普遍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块链技术逐渐趋于成熟,了解区块链的人越来越多,这些问题都在逐渐的被解决。
我们知道,即使到现在,互联网也没有完全解决掉不实消息的问题,互联网的原理多数使用者们也不甚了然,但这并不能改变互联网大潮的到来。区块链本身虽不完美,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区块链技术做为一种轻量解决信任问题的思路,以后会被更多人所接受。
市场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作为一种新事物,区块链和当年的互联网一样,都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类似的东西。远的不说,就在十来年前,恐怕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电商对服装市场会造成多大的冲击,在人们的潜意识里,电商平台买衣服,既不能试一试,又怕买到假货退换不便,孰能料到,如今线下服装市场在电商的进攻下节节败退,而大众早已对上网买东西习以为常。
同理区块链亦然,尽管现在人们对区块链未来尚且心存狐疑,但它带来的好处是切切实实的。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区块链并非万能的良药,他的定位应该是互联网世界的一个补丁,一个提供良好信任基础的机制,我们有理由相信,区块链技术会在古玩字画市场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对现有的机制进行优化,有一个非常好的前景。
一切,未来自会有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