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两个饭局,铁定有一个是推不掉的,是同事女儿的婚礼请客。
现在有纪律要求,婚丧嫁娶的请客桌数不超过5桌,所以,大家也都不再铺张,大摆宴席,通常是小范围的聚一聚。
去吃饭就打破了晚饭后日更的习惯,白天又忙碌,中午时间还想小睡一会,结果就搞得匆匆忙忙,在等同事一起去吃饭的时候,草就一番。
同事的孩子们相继成家立业,看着辛苦半辈子,好像还很年轻的女同事们都做了丈母娘或婆婆。
孩子这个小东西,从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到吃喝拉撒睡,伺弄摆布,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读书认字,日渐成长。
育儿的过程,有骄傲的满足,有不甘的遗憾,有心心相印的和谐,有剑拔弩张的抗衡。
渐渐的,岁月的沧桑爬上了眼角,风霜染白了鬓发,那个小生命蓬蓬勃勃,活力四射的当儿,父母们的眼光浑浊了,脊背弯曲了。
孩子们年轻的时候不懂父母,像羽翼渐丰的鸟儿,一旦时机成熟便仓促起飞。巴不得父母远一点,再远一点。
天空很辽阔,有如许的风景,可以自由地翱翔,尽情地放飞。天空也会有乌云,当遭遇风霜雨雪,飞翔的孩子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父母。
父母的心从此不在胸腔里了,在海上。风和日丽的时候,心暂时是平静的,享受随波逐流的片刻惬意和安宁。一旦那只鸟儿有点风吹草动,海面顿时波光粼粼,甚至有时波涛汹涌,翻江倒海了。
父母亲底气足有面子的,大多是孩子有出息的,父母们没了自己的依仗,孩子就是他们的世界。
跟父母们聊天,最好的话题就是谈论他的孩子,大多数的父母,都能从孩子的身上获得足够的成就感,不管他的孩子从事什么职业,都有值得夸赞和“炫耀”的地方。比如儿子娶了个好儿媳,女儿嫁了个好丈夫。
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大多事业有成,在自己的一方天地,有头有脸。在家乡种地,父母说起孩子的庄稼长得好,也是满面喜色。除了孩子还有孙子辈,都能够成为父辈们引以为豪的理由。
小时候,最喜欢偷听到父母夸自己的话,无论怎样的小孩,在父母眼里,都有其与众不同的优点,只是有时候,他们不擅长当面夸赞罢了。
父母最渴望的是陪伴,与其你给他们再多的钱,不如陪他们吃一顿饭。与其请他们在豪华的饭店吃顿大餐,不如买点菜让他们给你做顿饭。
曾经有一对夫妇,精心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儿子,后出国留学定居国外,难得回来几次。每逢过年过节,老两口看邻居家人丁兴旺,含饴弄孙,其乐融融。唯独他们,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后来,老头因爱成恨,若有人问及,他便愤愤说道:“别提他,不忠不孝的东西!”
等自己有了孩子,会对父母有更深一层的理解。感动父母无心插柳的育儿经验,最淳朴的言传身教,最民主的宽容和最慈爱的真情。
等自己有了阅历上了年纪,才真正懂得了父母。可惜很多时候,那个时候的父母已经永远离你而去。

原创文章,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