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次出差,公司阴差阳错给安排了头等舱,我刚坐定,人潮簇拥中上来一位女士,围巾,口罩,墨镜围得严严实实,我猜着应该是位名人,飞机起飞后,那位女士摘下全副武装,果然是电视里天天见的一位流量小花。
有两个空姐看起来很激动,大概是这个女星的粉丝,围上来要签名,女星很客气地给她们签了字,还笑容满面地合影。
等到那两个空姐走了,那个女星立马一脸不耐烦,对着一个看起来像她的助理的人说,看着点,别让傻X来烦我,我要睡觉。
她的声音特别粗嘎,每个字里都带着毛毛刺刺,让听的人特别烦躁。
说实话,我也很喜欢这位女星,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她一开口说话就把我对她的好感一扫而空,反而增加了许多厌恶。
2
有一次我去健身,门口一个小男孩四、五岁的样子蹲在地上玩儿,正好挡住了路,我刚想让那孩子让让,急匆匆走过来一位女士,一看就是那孩子的妈妈,那个妈妈冲我抱歉地笑笑,把孩子拉倒一边,轻声说,你蹲在这儿玩,是不是没有注意到挡着别人的路?
那个孩子点点头。
他妈妈接着说,你看你蹲在这儿,给别人带来不便,自己也危险啊!如果有人不小心撞到你呢,以后一定要注意啊!
那个妈妈看见我站在旁边,就对孩子说,你应该给这位阿姨说什么呢?
那孩子看着我很认真地说,阿姨,对不起。
这使我想起有一次坐地铁,也是类似的场景,一个小姑娘五六岁的样子,蹲在过道里玩,正好挡住开门,地铁到站时,旁边一个一直看手机的女人——孩子的妈妈——站起来大声呵斥道,挡别人道了,看不见吗?你傻吗?然后一把拎起那个孩子下车了。
3
孩子从开始学说话起,就在不断模仿父母,最常见的是父母暴躁,孩子也会乱发脾气,父母比较安静,孩子也会温柔很多,父母仔细周到,孩子也会细心认真,父母如果爆粗口,孩子自然也难免说脏话。
做父母的经常自我安慰说,这是基因的力量。
与其说这是基因的力量,还不如说是学习的结果。
我有一位朋友,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后来孩子两岁时,她离婚了,大女儿归父亲抚养,小女儿归母亲抚养。
有一次聚会,我这位朋友把这两个女儿都带去了。
这两个女儿已经八岁了,两个人不但长相不想过去那么相像了,而且脾气也是大相径庭。
大女儿脾气特别急躁,说话声音特别大,一旦不满足她,她就赌气,吃饭时还把盘子巴拉到地下。
再看小女儿帮姐姐捡起盘子,细声问姐姐想要什么?还给姐姐夹菜,安抚姐姐的情绪。
完全就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
细细追问起来,原来当初父亲再婚时,娶了一位脾气暴躁的妻子,据说在家经常发脾气,摔东西。
而我这位朋友嫁给一位医生,医生是位很细致温柔的男士,家里的氛围也是和风细雨形的。
不同的家庭环境让两个基因相同的人成长为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4
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会说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类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既可以有意识地学习各种技能和知识,也能够无意识地获得和使用外界的复杂信息。这种自动地,无意识地获得环境和材料中的复杂知识的过程称为内隐学习。
内隐学习不受年龄的影响,儿童从小就无意识地学到了关于周围物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大量知识,只是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1
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言行,而且这种模仿是无意识的。
父母如果意识到这一点,就会注意,家长是孩子学习说话的最好的老师。因为你们有充分的时间可以与儿童相处,给予可模仿的语言对象。
你期待世界如何对你,那就请你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的孩子,终有一天,世界会以你期待的方式回报你的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
1.谢超香《基于内隐学习的学前儿童绘画活动研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