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
作者
约瑟夫·卢斯亚尼,国际知名心理咨询和治疗专家。从小患有焦虑症和抑郁症,所以努力学习心理学,想要拯救自己。
开创了“自我训练法”,被赞誉为全新的、开创式的心理疗法。
你是否感到不安
生活中肯定会遇到这样的人,他性格孤僻,拒绝与人交流,固守在自己不堪的世界里并且拒绝别人的帮忙。
这是因为这个人的不安全感太强烈了,他不能接受与人交往之后不受控制的局面,他想要掌控一切,所以他固守在自己的世界里。
“你不愿种花,因为你不想看到它一点一点慢慢的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拒绝了一切开始。”
不安全感不是天生的,它只是一种习惯
不安全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受到环境所影响的。比如一个凡事被苛求完美的孩子,可能就会因此变得不敢犯错,认为只能表现好,不能表现不好。
没人的成长环境是完美的。所以这是很普遍的现象。
不安全感造成的危害
就好像上文的孩子,可能这辈子就会变得小心翼翼,不敢犯错。
拥有不安全感的人,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担心上面了,因此他们没办法做出客观理智的判断,误判和扭曲了现实。
不能变的过度控制
控制是一个有益的本能,但是如果你过度控制,就会变得非常无助。
这就是常常说的追求完美,但是如果你对于追求完美产生了执念,变成了必须要做到的事情,那么你就会因此过上苛刻的生活。你不可能不受到批评和遭遇挫折。
不要去回避
有些人之所以难交往,就是因为他无法接受不确定性,他对于不是自己的同类,会非常排斥。
不要去欺骗
欺骗,只是在不安全感的驱动下,试图保持自己的生活的控制。
世界没有一劳永逸的控制生活的策略。
方法:自我交谈法
-
识别自己的不安全感
喜欢说必须,应该的人,可能是过度追求而完美。喜欢担心这个那个的人,可能是产生了回避心理。猜想别人是不是生气了,经常内疚的人,或许是过于在意别人评价。 -
通过自我交谈,识别哪个是好的你
健康的想法往往是有事实依据的,而那些假想很可能让你陷入负面情绪。 -
当你知道什么是不好的想法之后,对它坚决说不
-
遗忘和投入当下的生活
我们很容易沉浸在担心中出不来,很多人都是把精力放在担心上,而不是放在解决问题上。转移注意力,迅速投入到当下的事情中,可以很好的遗忘这种担心。冥想也是不错的办法。 -
自我激发
把一件大事拆成一块块,做好其中一块,获得成功的喜悦。
保持继续成功,因为不安全感已经是你的习惯了,你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改正过来。
总结
没有谁是充满安全感的,满是不安全感的是是很难接近的。这种人是被人们讨厌的,谁喜欢和一个神经兮兮的人在一起。
我们都需要尽量把不安全感降到最低,让自己可以正常生活。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的糟糕,都是自己臆想出来的。我们不需要沉浸在自己的想象里面,我们要从想象里面走出来,去接触现实。
自我谈话法的本质似乎就是去生活,去体悟真实的生活,去认真做事情,去体悟做成事情的快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