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笔记
“温柔的复仇”之《断臂上的花朵》(四):死刑废止之必要否

“温柔的复仇”之《断臂上的花朵》(四):死刑废止之必要否

作者: 琼途 | 来源:发表于2017-09-09 23:36 被阅读57次

2017年8月26日22时30分


萨达姆面对审判……. 绞刑
砍头
当一个年轻人被送进监狱

书中第104页提到了死刑,好像有且仅有这一次。想起之前写《社会契约论》总结时讨论过死刑的问题,但今晚还要继续。关于死刑讨论最热门的莫过于是否需要废止,我的观点属于保守派,不建议中国立马废止死刑,而现阶段必须慎用或尽量不用。
废止死刑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也许是一种进步和趋势,稍微代表了司法的高尚,但并不是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有如此之文明程度来承接废止死刑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像现阶段开放民主并不适合任何国家。废止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当年的奴隶贸易、殖民地统治还有虐杀俘虏等等,都是在发生后的很长时间才得以慢慢取缔。死刑作为自古以来到处都存在甚至被发展出各式各样的死法,新颖又残忍。《杀千刀》中卜正民介绍了关于凌迟的故事,千刀万剐后来却成为最恶毒的诅咒之一。最后审判并处死萨达姆的时候还是用的绞刑,一个工作人员的违规拍摄让我第一次见证了这种死法。
死刑作为量刑的一种,即使废止了,也不一定就能更加尊重人权,公正司法,因为这一切不单和废止死刑有关系。比如南非在废止死刑后犯罪率反而提高,但是如此之提高不一定就是因为废止死刑所带来的后果,人们常常先入为主地为结果找一个说得过去的原因。美国的一个州,废止死刑后监狱内的犯人平均财政是孩子教育的六倍,这就产生一个恶性循环,教育缺失,犯罪增加,监狱经费增加然后再是教育缺失。在电视剧《权力的游戏》中有个守夜人军团,作为某些错误甚至是被诬陷后的一种选择,放弃个人部分权利转而永远效忠国王,保护北境的安全。就像澳大利亚初期“开发”时集中了各种被发配而来的“罪犯”,只是保有一命罢了,在一个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度过余生也是不错的选择。
宽泛点说,死刑可能包括未经审判的暴力,也可能包括正义审判的阴谋。站在死刑背后的力量推动着它的不断演进,法律也许只是他们的小指挥棒。我们这些老百姓只是愚蠢地希望看到所谓的正义与公平,多么地可悲可笑。还有更多的人为灾难比死刑来的更加残忍。比如每年在公路上因为车祸死了那么多人,也没听谁说要取消汽车的生产与使用。我们废除的那部分也许只是能够经过司法审判且程序正确那部分,除了这些之外的如何处理呢?也许死刑的废止是限制公权力的一种手段,让未掌握权力的人尝到了与真正权力斗争的快感。
在各种讨论中,关于死刑的废止存在巨大分歧,但都是放在了法律层面去思考废止死刑正反面。赞同废止死刑的人是基于人的生命权的不可侵犯性,即使通过审判和强力机关的介入而判处死刑,也无法挽回他曾经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而是应该让其用余下的生命用来忏悔和救赎;不赞同废止死刑的人认为死刑作为一种量刑标准有一定的威慑力,也应了中国那句古话“钱再还钱、杀人偿命、天经地义”,算是一种因果报应。
奥比·萨克斯大法官如是说:“当杀人者被处决了,他或她反而获得了畸形的道德胜利,因为国家执行死刑会降低社会大众对蓄意谋杀人的厌恶感。”有豁然开朗之感,里面却蕴含着现代法治的基本思想。在西方思想史上,这类想法大概是来源于宗教教义或者是文艺复兴后的变化,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不断的变化演进。从生命神圣的信念出发,不难理解教会法以及基督教盛行时代的世俗法将堕胎、杀人与自杀作为犯罪的原因在于,堕胎被认为剥夺了上帝所赋予人的出生权,杀人被认为侵犯了生命的不可剥夺性,自杀被认为侵犯了生命的不可放弃性,因而均侵犯了生命的神圣性。可这一切均需要接地气,单纯用理想的光辉照耀大地,怎么会出现世外桃源呢?
法律不应该是单纯的法理逻辑推理,也不应是单纯的现实利益考量,也不应是单纯的照顾民心,真正成文的法律与实施过程是这几种因素综合考虑权衡的结果,各有不同的权重。惩罚与照顾大众感情作用理所应当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在当今的中国,这一作用的权重无论如何不能轻视。另外值得反思的是二战期间的日耳曼对犹太的种族灭绝,遭到了全世界的反对和愤怒后的1994年却发生了胡图族对图西族的疯狂屠杀,这些人都是犯的什么罪?如何定罪?如何处置?由谁来处置?而单纯地考虑通过司法程序对人进行审判最后定为死罪,也许并不是一件大事,但是针对某些人来说,是他的全部。何为合法何为不合法呢?单从法律正义的角度来思考未免有些过于局限。
这个世界,无论如何都是存在恶的,无论你宽容多少次,退让多少次,妥协多少次,都存在恶的啊!并不是你选择了宽容,他就不在作恶。它是基于人性深处的渴望,它不死不灭,它总是在欲望的诱导下蠢蠢欲动,张牙舞爪。你的宽容、你的放下、你的善良、你的退让只会让它变本加厉,只能让它愈发肆无忌惮。所以,让一个人不作恶的关键,靠的永远不是宽恕,而是作恶的代价。
法国前司法部长罗贝尔·巴丹德 写过一本书《为什么要废除死刑》一书,通过他的不懈努力,法国最终也放弃了死刑作为一种量刑标准的存在,更好的表达是尊重人的生命权。而死刑的废止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大趋势是废止。
若真想了解并认知死刑,还得从他的起源和历史脉络开始。这对于我来说又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情!继续前进吧,少年。

相关文章

  • “温柔的复仇”之《断臂上的花朵》(四):死刑废止之必要否

    2017年8月26日22时30分 书中第104页提到了死刑,好像有且仅有这一次。想起之前写《社会契约论》总结时讨论...

  • 温柔的复仇|读《断臂上的花朵》

    《断臂上的花朵》这本书的作者是曾担任南非宪法法院的大法官奥比.萨克斯。 出生于1935年的萨克斯是一位人权律师,他...

  • 如歌的夜晚

    ——这是一首饱含私心的模仿诗 温柔之必要 肯定之必要 晚风之必要 奶茶,冰淇淋和蛋糕之必要...

  • “温柔的复仇”之《断臂上的花朵》(五):同性恋合法化的权衡

    2017年8月30日24时35分 读此书第九章“当神圣与世俗相遇:同性恋婚姻的双重挑战”,里面关于“茉莉案——同性...

  • 温柔之必要,读书之必要

    你现在的气质里 藏着你读过的书 走过的路 和爱过的人 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上的第一节专业课是古代文学作品选。还记得L...

  • 心甘

    否否否识其心, 看其根断真心。 忘道之迷惑心, 秋之友无同心。

  • 君安否

    君之否, 春之寒而心之暖安否; 君之否, 夏之盛而君之薄衣否; 君之否, 秋之棉棉意而眠君否; 君之否, 冬之雪凝...

  • 如歌的行板

    温柔之必要 肯定之必要 一点点酒和木樨花之必要 正正经经看一名女子走过之必要 君非海明威此一起码认识之必要 欧战,...

  • 拾光·拾碎·生音

    日光之必要 果腹之必要 微笑之必要 有趣的灵魂之必要 音乐之必要 旅行之必要 洒脱的酣畅之必要 云卷云舒之必要 狂...

  • 诗歌欣赏

    《如歌的行板》 痖弦 温柔之必要 肯定之必要 一点点酒和木樨花之必要 正正经经看一名女子走过之必要 君非海明威此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温柔的复仇”之《断臂上的花朵》(四):死刑废止之必要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za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