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是哪一天,刷微信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叫《一个人开始变好的3种迹象》,初读觉得文章很好,当时也说不上是哪里好,反正就是喜欢。接着一看作者:冯尘。然后我就关注了她,并加了她的微信,并表达了我对她文章的喜爱。
没多久,我看到她朋友圈里发布,“两把刷子二期写作营”开始报名了,通过写作变现。当时我就蠢蠢欲动,但因为自己要进行专业科的考试,就放弃了报名。直到第三期开始,我实在是忍不住,就报了名。
作为零基础的学员,这条路对我来说,并不好走,天天想着写文章,给自己打了满满鸡血,认为只要肯努力,一切皆有可能。没有想到结果却是差强人意,所以三期写作营结束后,我也就松懈了。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就是对写作有了敬畏之心,怕写得不好,拿不出手,也就不敢写了。但是我的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你不能停止脚步,你可以变得更好。不管写得如何,要从敢写开始。后来每天坚持在简书日更,到今天为止,连续日更了60篇文章。
虽然写作营结束了,但是还有冯尘读书会,依然可以抱团学习。自己没时间看书,就听大家的拆书稿,自己从来没分享过。一是觉得六点自己起床困难,二说觉得自己时间太紧,安排不了。
直到2019年冯尘读书会提高了入会门槛,要求必须足够自律,规律输出输入,才可以进群,不再自由阅读。限定书单,每周共读一本书,一年共读52本书。一本书分7天,由7位同学来帮大家拆分解读。所有同学,第七天都必须提交读后感,100字最少,没上限。每周都要有两位轮值班长,负责作业的统计、群内秩序的维护、读书内容的讨论。我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挑战,就找小米报了名。报了名之后,就看到冯尘老师把1月的书单整理好了,我自己就选了在1月的第三周,也就是今天分享《倾城之恋》作者简介。
为了这次分享,我早早就准备了,逐字稿写好,发给我们组长陈英,她的建议让我茅塞顿开。我又重新写稿,再发到群里,这时,牧天狼又给了我建议,我又综合进行了修改。修改完之后自己就录音,把读得不通顺的,有毛病的都改掉,再重新录音。来来回回的大概十几遍的录音后,调好闹钟,准备第二天的到来。
本来以为自己会很困,起不来。没想到5点就醒了,还是自然醒的。然后又睡了会,一看5:31分,怕太早了,再等。到了5:53分,闹钟一响,就发了录音、金句、日签的分享到群里。很快,就有同学说我分享的内容很好,然后大家就对张爱玲进行了更深的探讨。其实读书之前先找作者,是我在李源老师的《高效阅读特训营》中学会的,而《高效阅读特训营》也是冯尘老师推荐的。
通过这次早读分享,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人就是要学会把惰性踩在脚下,这样才能更好的向前。因为遇见冯尘老师,让我得到了更好的成长。因为遇见冯尘老师,让我得到了一大群朋友。因为遇见冯尘老师,我的人生都变得丰富多彩了。我真的是非常感谢冯尘老师的,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还是那个我,偶尔做做梦,然后,开始日复一日的奔波,淹没在这喧嚣的城市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