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这杯酒,愈久弥香。
小马和阳仔,从初中认识到现在,十几年的老铁了。我们对彼此有什么爱好、有什么习惯都一清二楚,睡觉打呼噜的我们总是让他单独睡,喜欢落东西的也总有人帮他留意着,饭桌上也总会有每个人喜欢吃的菜。
他们两个都是回族人,刚开始认识他们的时候,总感觉有那种无形的、被民族文化搭建起来的、熟悉又陌生的隔阂。就像被装在一个瓶子里酿酒的粮食,虽然相聚是缘,但毕竟来自不同的植株。
随着时间的发酵,它们总会有融合的一天,毕竟酒味相投。
一起经历的事情越多,就越能考验这酒是不是纯酿的,有没有兑水。
他们俩总会不经意的给我讲一些关于清真寺关于古兰经的知识,还有他们平时的一些习惯问题,我也似懂非懂地听着,牵扯到宗教之类的信仰问题,尊重并赞同。如果非要从科学的源头进行求证的话,那大概只有神学能给我解释,基督教、伊斯兰教和道教的创始人究竟是得到了什么人的指点,以至于能够开悟来拯救苍生?
存在即合理,尊重是前提。
在上学的时候,每到寒暑假,我们总要扎堆聚在一起那么一两天。跟他们一起出去玩不用担心脑子不够用,当然我可以不带脑子。
篮球和游泳是我们比较喜欢的娱乐项目,大热天中午两点去打篮球,空旷的球场在烈日的炙烤下奄奄一息,奔跑的身影在地面的烘烤下汗流浃背。捡瓶子的大妈在树荫下远远地望着我们:这仨傻子。
大冬天去游泳,另外俩水性不好的人在疯狂喝水,咕噜咕噜咕噜,一个水性好的人还没来得及教会他们,却也被他俩拽着扯着:被他们追上了我也只能咕噜咕噜咕噜。救生员大叔在边上盯着我们:这仨疯子。
有一次我们玩到很晚才回去,一起去小马家睡,却把阿姨吵醒了,她问我们有没有吃饭,我们好像只顾着玩,忘记了吃饭,阿姨就慌忙给我们整了点夜宵,叮嘱我们吃完赶紧休息,念叨着:这仨孩子。
大概朋友间的状态就是,你在别人面前可能会故作高冷,但是在朋友面前就会被瞬间打回逗比原型。
于是三个逗比凑在一起,仿佛经历着三傻大闹宝莱坞的狗血剧情,在这场名为青春的剧本安排下,放肆地闹,放肆地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