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18-03-28 08:56 被阅读5次

送灵澈

刘长卿①

苍苍竹林寺,杳杳②钟声晚。

荷③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

①刘长卿(约726~786),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省)人。唐朝著名诗人,工于五言,擅长五律,自称“五言长城”。其作品简练清秀,又蕴含深意,五律诗尤为著名,七律诗也不乏佳句。不过,他的部分作品因内容过于单薄,境界不够开阔,字词略显雷同而为人诟病。作品主要集录于《刘随州诗集》,《全唐诗》中录其诗歌五卷。

②杳(yǎo)杳:深远的样子。

③荷(hè):背着。

名家点评

刘长卿诗,能以苍秀接盛唐之绪,亦不免以新隽开中冕之风。其命意造句,似欲揽少陵、摩诘二家之长而兼有之,而各有不相及不相似处,其所以相似不相及,乃所以独成其文房也。(贺贻孙)

赏析

本诗为刘长卿山水诗的代表作,诗中写暮色渐浓时分,灵澈上人要返回竹林寺,诗人与其作别的场景。

杳杳的钟声从远处的寺庙传来,厚重而平和,回荡在山林里,似乎在催促灵澈赶紧上路。“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此景并非实写,而是诗人所想。他们与竹林寺相距甚远,既不可能看到被幽深的竹海掩映的寺庙,也不可能听到寺庙里的暮鼓晨钟。“苍苍”“杳杳”两组叠字营造出幽远、缥缈的感觉,既符合竹林寺这座佛门圣地的氛围,又引人遐思。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由想象转为写实。头戴斗笠的僧人迎着落日的余晖,渐渐隐入暮色里。但是,诗人还伫立在两人挥手作别的地方,望着朋友所去的方向,依依不舍之情跃然纸上。句尾的“独”字运用甚妙,灵澈在暮色里独自归寺,诗人在夕阳下独自伫立,两人在形貌上都是孤独的,但偏偏内心都能感受到来自对方的朋友般的慰藉,景与情之间映衬鲜明,令人回味。

相关文章

  • 一日一书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 送灵澈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 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斜阳 一作:夕阳)

  • 送灵澈上人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送灵澈 刘长卿① 苍苍竹林寺,杳杳②钟声晚。 荷③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 ①刘长卿(约726~786),字文...

  • 书法在用笔,运笔贵用锋

    送灵澈上人唐代: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2018-10-13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送灵澈上人》打卡26

    送灵澈上人 唐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杳杳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诗,青山中荷笠...

  • 诗词赏析||《送灵澈》(刘长卿)

    《送灵澈》作者: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澈,chè;杳杳,yǎoyǎo;荷笠,hèl...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ty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