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篇献给童儿哥30岁大寿
“童妈”这个称号是我开始叫起来的,不仅是因为几乎每次演妈妈戏,童儿哥要演妈妈,更是因为童儿哥在工作生活中对每个人的照顾,像妈妈般亲切。不,也不单单这个,还是因为他每次毒舌的时候像妈妈骂人的时候那般“可怕”,哈哈。但童儿哥一点都不娘炮,而且还是个特别文艺又硬朗的人,去年国庆节独自一人骑行横穿美国本土,之前也骑行过越南,在当年的“人人网”和微博上本身就是个小网红,我很佩服这样的人,但不羡慕。因为我觉得狂沙漫天的美国中部戈壁荒漠和月明星稀的营地帐篷并不比沙发空调电影“吃鸡”有吸引力。这样不同的性格,也导致了跟童儿哥搭档的这些日子,他对我“懒散”生活的唠叨和斥责,比如在市二医院地铁站那家一点点门口,他一巴掌把我拍走“不准喝!”,同样也注定了粉丝们称呼的“那个瘦娃儿”“那个胖娃儿”指代性极其明显!(此处手动微笑脸.jpg)
初见童哥时感觉他很凶,后来熟了发现好多人都有同样的第一印象,最后童哥坦然接受自己不笑的时候很严肃很凶的事实。但跟他熟悉了你就会发现他是个很温柔的人,他们家有两只猫都是他捡到的流浪猫,一个叫“海椒”一个叫“皮皮”,连起来念是不是很可爱?皮皮被发现的时候受伤已经很严重了,他说“跑到我车底就只能跟着我了,没办法!”带着它看病,花了上千块最近刚出院,虽然嘴上说“嗨呀!有这个钱都够买个英短了”,但每次回去都要抱着皮皮拍照,喂药。童哥对待身边的人也很亲切很照顾,当然,也有可能是年龄的问题,他在让着我们,哈哈。
对于他人格魅力的夸赞之词就到这儿了哈,我不想他的女粉丝把亚太大厦的门堵了,本来电梯就够慢的了,真的是!

说说创作过程中的事吧!以前很多人好奇为什么童哥一个做法制新闻的记者要去做搞笑短视频?最近斯坦李去世,他的一段话可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I used to be embarrassed because I was just a comic book writer while other people were building bridges or going on to medical careers. And then I began to realize: entertainm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in people’s lives. Without it,they might go off the deep end.I feel that if you’re able to entertain,you’re doing a good thing!”(我以前很尴尬,因为我只是一个漫画家,而其他人正在建大桥或从医。后来我意识到:娱乐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没有它,人们可能会走到末路。我觉得如果你能娱乐,你就是在做一件好的事情。)做搞笑短视频和做法治新闻记者从某些方面讲都是一样的,都需要努力的汗水和灵光的脑子,我们的小视频虽然只有几十秒但却是我们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了的,从头脑风暴构思脚本到拍摄制作,再到后期发布运营几乎都是我们自己来的。有一次由于第二天要出差耽误4、5天的时间,所以我们干脆晚上没有回家,在办公室拍摄剪辑了一个通宵,第二天直接去机场。在选题方面,我们最近的“老年课堂”不管是从数据还是口碑上都颇受欢迎,这也是我们作为媒体工作者的职责所在,通过幽默搞笑的短视频告诉大家社会上一些针对老年人的诈骗行为,还有老年人不习惯现代电子科技的现实。
我们也有很苦恼的时候,就是感觉发出来会火的视频凉凉了,还有抖音平台整体的点赞量下降,很难出爆款,再就是网友对我们“审美疲劳”,我们必须得内容升级。每次想到这些,童哥就表现出了他的稳重和乐观了(至少在表面上,哈哈),开导我:做好自己就行了,每一条都当做最后一条视频来做,每一帧都不要应付,其他的“点赞啊,观看啊”这些都不重要,然后转过头就把从不点赞的某个微信好友拉黑了。
未来可期!会有很多不可知的机遇和不友好的挑战,但有童哥在,可以偷偷安心许多!
祝童儿哥生日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