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天天看,大白详解越看越有
更多资讯和相关解读欢迎订阅关注、赞赏、留言
你的赞赏、我的动力
一、背景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由康辉担任主持人。
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
作为遴选考生,我认为这也是大家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的理论热点、工作方法和加分金句。
二、第二期:内容简介
在《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二集中,聚集的是“仁政”。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特别是儒家文化当中,一直强调“仁”这个字。仁就是爱人,由此推导出为政者对于百姓的关切,进而再推导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建立起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这样一种关切。所以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当中的这种仁的思想、仁政的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当中的优秀基因。
一直到今天,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当中,对于传统的仁政思想,有很多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仁政”的思想表达得尤为突出。“仁政”与第一集中“为民”是一脉相随的。这一集围绕三个问题展开。
第一,重民生。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当然,要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绝不是一句空话,要体现在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现实、最实际的民生问题上;体现在一系列相关的制度、政策、法律、法规的落地、落实上。一句话,就是让老百姓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让老百姓能够得到更多更多的实惠,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必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其实知易行难,但是如果真正有了知,再难也要行。习近平这个出自《淮南子·氾论训》的用典,意思是说,政府的每一个命令出来之前,都要充分地考虑到利民,而且要做充分的调研。这个命令出来,就是可以推行的、是符合实际的、是能够推行得下去的。那么这样出来一个命令,就能行使一个命令,这个政府它就会是一个有信誉的政府。
第二,兴民德。
说到兴民德,两千多年以前,伟大的思想家叫管子,他说过的一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明物质财富对一个人的重要。你饿着肚子讲道德、讲文明、讲礼仪,不现实。但是追求物质财富绝不应该成为一个人的唯一的目标追求,不应该是个终极目标,因为对老百姓来说,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什么事情?对老百姓进行人伦、道德教化,提高老百姓的整体道德文明素养。这个思想来自于儒家,来自于孔夫子。
那么教民教什么?怎么教?这也是作为一名干部、一个公务员需要思考的。就是教民以德、教民以善、教民以廉耻、教民以诚信、教民以自律、教民以人伦。
关于民德,习近平总书记是这么说的。
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今天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是新时代教民以德的具体表现。
第三,得民心。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要想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就一定要赢得民心。关于得民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向背决定着执政党的生死存亡。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我们必须牢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却。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三、对策
(一)如何重民生
1、要切实解决好老百姓上学、就医、出行、住房、就业、环境、脱贫等现实问题;加强有关维护老百姓利益的政策、法律和制度的落实等。
2、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让人民参与、人民选择、人民监督、人民评判等
3、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在决策前要充分调研,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不能拍脑袋决策,搞行政命令或一厢情愿。
(二)如何“兴民德”
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教民以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我们既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但也要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如何教育引导群众?措施是什么?
1、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群众明白道理;
2、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沟通解释工作,理顺群众情绪;
3、要创新宣传手段,寓教于乐,让群众更容易接受;
4、要采取典型示范,以先进激励群众等等。
(三)如何赢得民心
1.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必须始终坚持党的路线
3.必须切实解决群众最现实、最需要、最紧迫的利益问题;
4.必须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5.必须尊重群众,把群众当作衣食父母,甘当人民公仆,做群众的学生。
6.必须做到言而有信,树立党和政府的威信、取信于民;
7.必须解决好群众最痛恨的腐败问题、四风问题等。
四、佳句诵读
1、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2、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
3、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4、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6、民者,万世之本也。
7、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8、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9、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10、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1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14、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15、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16、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17、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18、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19、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20、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去汲取营养,积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