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政第五至八章

为政第五至八章

作者: 石埭生 | 来源:发表于2015-01-02 13:10 被阅读25次

想了想,这几章都是问孝,分开解释一方面不够完整,另一方面分开讲的话只有很少的话可言了。因此,便将这几章并在一起。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孔子一直强调“克己复礼”,无论父母生前死后都得按礼来。我此处将礼理解为行为规范。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这位问孝的学生是上一句问孝的儿子。果然,一些家风的遗传还是很不错的。孔子说只能让父母为他们的疾病担忧。也就是说,除此之外不能让父母担忧子女的任何东西。这一点针对子女来说就是孝了。如果按这点标准,如今的社会几乎是没人做得到了。之前,因为计划生育的关系,父母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入学前,只关心孩子的吃喝玩乐还有是否生病;入学后,方向大转,几乎全部投入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今天作业有没有写,功课有没有预习,等等。若是孩子生病了,才又开始关注孩子的身心。以上是父母对于孩子的,那孩子对父母呢?都知道要孝顺,做起来难啊!人啊总是关心自己所爱的,有意无意忽略了爱自己的人。唉!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这一句很有名,也道出孝的本质意义。光能养活父母不是孝,这和养活犬马是没什么区别的。那区别在哪?止一敬字。人养犬马是有所图,孝不应该是图父母什么,应该是从心底里面流露出来的一种报恩之情。父母完全可以不生你,生了你完全可以不养你,含辛茹苦将孩子养大成人。应该说大部分父母到孩子成人之后也不会希冀从孩子这得到什么,因此人们才会说父母之爱是无私之爱。这一点在西方世界的文化观里,就显然不同。他们认为,父母没什么理由将他们生下来,既然生下来了,就必须对他们负责。这是西方个人自由主义发展的产生的价值观点。在东方,更强调一种家族关系。东西之不同,可见一斑。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此句在理,尤其对我来说是个警戒。孔子说保持和悦的容态最难了。确实,我这个人有些大男子主义,经常不设身处地为父母着想,还经常让父母帮助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唉,现在想想,真是不好意思。记得去年母亲节,和老妈说句“我爱你”,听姐姐说老妈乐了好几天。原来,我这点小行为都能让父母快乐!可见父母对我的要求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高,只是我自己将父母的希冀看得太重了。

写了这么多,只是想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今天就打电话。

相关文章

  • 为政第五至八章

    想了想,这几章都是问孝,分开解释一方面不够完整,另一方面分开讲的话只有很少的话可言了。因此,便将这几章并在一起。 ...

  • 重读《论语》新感知三

    2021.7.12 《为政篇第二》的第五、六、七、八章,《里仁篇第四》的第十九、二十...

  • 《论语解悟》为政 第九、十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为政 第五、六、七、八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为政 第十一、十二章 [原文]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

  • 《论语解悟》为政 第四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为政 第三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为政 第五、六、七、八章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

  • 打破思想的只有思想——《1984》读书笔记六

    阅读时长:2小时 阅读内容:第四十八章至第五十八章(478页至615页) 章节名:仁爱部、6079号、一张行军床上...

  • 第五十八章为政原则

    【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chún)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yī);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

  • 品读《第58章为政原则》

    品读 第五十八章 为政原则 【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chún)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yī);...

  • 道德经58为政原则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为政原则 道德经学用 【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chún)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

  • 学习《道德经》58

    第五十八章 为政原则 其政闷闷,其民淳(chún)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yī);福兮,祸之所伏。...

  • 道德图第五十八章《为政》

    永远不要轻易下结论,我们所看到的未必就是事物最终的样子。世界由阴阳组成,事物普遍存在相互对立的两种属性,阴阳相反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政第五至八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mz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