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宋人羸弱?他三箭逼退契丹大军,有萧峰功劳、郭靖战绩

宋人羸弱?他三箭逼退契丹大军,有萧峰功劳、郭靖战绩

作者: 张保富 | 来源:发表于2020-08-08 10:09 被阅读0次

都说宋人羸弱,重文轻武,但中原豪杰,能人辈出,从不乏真的猛士。

当年靖康之耻,的确令人叹息,但这期间,大宋有不少猛将,生如夏花之绚烂。

其中一位猛将,曾三箭震慑敌军,令契丹萧大人30年不忘。

可怜一代猛将,竟如金庸《倚天屠龙记》中,金庸借殷素素之口,道出的郭靖一家人的结局一般。

无论如何,那些英雄,值得我们铭记!

1.三箭震慑万人

何灌,字仲源,北宋开封人也。因武选考上的公务员,最初的职位是河东路从事。

何灌年少有为,武艺高强,臂力惊人,晓畅军事。

当时统兵一方的河东经略使韩缜知他之才,告诉他:“你是天下奇才,将来必镇守一方,作为后浪把我这个前浪拍在沙滩上,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何灌听后自是精神大振,同时也为自己遇到了这个好的长官和知音感到庆幸。

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他打仗往往身先士卒。若只是勇猛倒还罢了,他对地理学也有研究,古时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无法左右;地利的考验军官的作战能力,非智谋之辈不可担当;人和则是对军官管理能力的体现。

且看何灌那“虽万千人吾往矣”的豪气。

何灌升职为府州、火山军巡检期间,见到宋辽边境有一井,井水甘甜,为士兵所欢喜。宋辽士兵做饭时,皆在此取水。

何灌不服,曰:宋之井水,自有宋人饮了,尔辽兵有甚资格取水?

遂“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

他划了边界之后,辽兵大怒,万人来犯。

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见到敌人来了,何灌面如平湖,取出弓箭来,采用“抛射”之技,先后三箭,射入敌军阵前的石头中去,且去势甚急,只有箭后面的“镞”还露在外面。

这技艺,几乎和当年李广媲美,辽人见状,以为他是天神下凡,二话不说就退兵。

2.契丹萧太师,记他30年

30年后。

这时候乔峰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契丹身份,改名萧峰,萧峰有个大爷,担任契丹的太师。

噗!我再编下去的话,估计要扯出来个武侠故事出来,还是按照历史路子走吧。

若读者想看武侠呢,下面评论转发一下,我造一个武侠故事出来。

话说那萧太师这一天,见到何灌,对30年前那个战神一般的存在仍旧推崇备至,求引荐一下当年的何巡检,再次瞻仰一下其风采。

何灌老脸一红,告诉他,自己就是那个“何巡检”。

萧太师顿时肃然起敬。

后来何灌做河东将,带小股部队出行,与西夏军遭遇。

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西夏骑兵嗷嗷叫的冲了过来,喊着要活捉何灌。

何灌边退边打,一箭射穿敌军铠甲,那一箭与当年边关一般,射出之后气势如虹,接着又秒了后面的敌军。

西夏士兵见状,大惊,知道何灌箭法高超所言不虚,连忙退走。

3.治理地方能因势利导

翰林学士张康国知何灌有才,向宋徽宗举荐,皇帝问西北边境敌我态势。

何灌当场一边画图,一边解释,敌我形势一目了然。宋徽宗大笑曰:

"敌在吾目中矣。"

自此何灌不断升迁,果然成为了文武双全、统兵一方的人物。

在他担任威州刺史、知沧州期间,因治理地方有功,调任引进使,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掌臣僚及外国与少数民族进奉礼物诸事,同时负责军粮调度,颇有实权。

何灌是从底层一步步走上来的,深知往复调粮等事宜的最有效方法。

某次,皇帝令他运粮食30万石到并塞三州。自古运粮,走旱路最费时费力,千里路走下来,100斤的粮食,到地方已经所剩不多了,故而古代运粮喜欢走水路。

当时运粮的首选,自然也是水路。

何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针见血的指出:“由于河水太浅,走水路行不通,届时耽误时间,恐变故丛生。而走陆路,运30万石粮草,需8000辆马车,临时拼凑工作繁重,且有运输粮草人工费、车马费等,费用甚高。这时候正好麦子成熟,不如省下来运输费,就地高价收粮”。

这建议有理有据,可操作性强,甚得皇帝欢心,宋徽宗立即批准了何灌的奏章。

除此之外,何灌管理地方的时候,还曾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兴修水利事业,引水浇灌田地,使河湟一带变成产粮和纳税大户,为国家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半年时间,该地改善耕地质量26000顷,招募弓箭手7400人,可谓文武双丰收。

4.一腔孤勇,恰若郭大侠之结局

1126年,是著名的靖康之耻发生的那一年。

金庸曾在《射雕英雄传》中,以这一年为名,起了郭靖、杨康两个名字,便是直指这一年的动乱。

金兵南下时,朝廷令宦官梁方平统领禁军,守卫黎阳。

正月初二,金兵驻扎滑州,梁方平南逃,何灌孤掌难鸣,亦溃败。

黄河南岸,自此无险可守,金兵直抵京师。

何灌求见圣上,不许,责令其镇守西部边角。

此时朝廷大体上已放弃了抵抗,皇帝不思御敌之策,却去宗庙求神拜佛,妄图以迷信克敌制胜。

这天大的笑话,居然发生在了大宋,可怜何灌一生勇武,此时也无力回天。

何灌率领几千流民,与金人决战。

这些流民,便是金庸常常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作品中,提到的丐帮弟子。但丐帮弟子如八袋长老者,自有勇武之辈,而何灌率领的,却是老弱残兵。

何灌背靠城池,双方大战三天三夜,最终力竭而死,享年62岁。

这一战,何灌部下军官韩综、雷彦兴等人,杀金军数人,亦全部阵亡。何灌之子何蓟,左臂被弓箭射穿,仍然坚持杀敌,伤重而死。

这一出,倒使我想起金庸大侠在《倚天屠龙记》中描写的一段话来,

殷素素道:“我曾听爹爹说,郭女侠是位大有来头的人物,她父亲是郭靖郭大侠,母亲是丐帮的黄帮主黄蓉,当年襄阳失陷,郭大侠夫妇双双殉难。”

有读者道,金庸老爷子写的是“历史武侠”,终避免不了武侠二字。

这,何曾是武侠了?

欢迎读者朋友关注新语说古今,看更多精彩故事

相关文章

  • 宋人羸弱?他三箭逼退契丹大军,有萧峰功劳、郭靖战绩

    都说宋人羸弱,重文轻武,但中原豪杰,能人辈出,从不乏真的猛士。 当年靖康之耻,的确令人叹息,但这期间,大宋有不少猛...

  • 侠之大者

    萧峰大声道:“陛下,萧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为契丹的大罪人,此后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拾起地下的两截断箭,...

  • 豪情侠骨萧峰

    萧峰生于辽国,长于大宋,实为契丹人,他的生父为辽国珊军总教头萧远山,因受奸人所害骨肉分离,萧峰周岁时被寄养在少室山...

  • 金庸江湖:萧峰之死咎在何人

    耶律洪基冷笑一声,朗声道:“萧大王,你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禄,指日可待。”萧峰大声道:“陛下,萧峰是契丹人,...

  • 笑傲江湖—金庸

    他的武侠世界里,有刀光剑影的江湖天下,更有缠绵悱恻的爱恨情仇;他的笔下,有豪迈飒爽的萧峰、侠义耿直的郭靖、率性洒脱...

  • 浪淘沙·金庸(打油体)

    数契丹萧峰,铁血英雄。雁门降龙箭穿胸。纵使万人吾往矣!心为大宋。 江湖风云涌,妙笔金庸。侠之大者为民众。笑傲江湖扬...

  • 江湖:萧峰

    萧峰(乔峰)是金庸武侠里面,我最敬仰的大英雄。 说他是大英雄,是和郭靖相比的。郭靖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其侠义...

  • 契丹壮士

    契丹本尚武,后武备松弛,遂灭于女真。耶律大石西走,有壮士不从,隐于沈州莫子山,持萧峰剑谱,独自苦练三年,自觉剑法精...

  • 梦里萧峰 (3)

    “阿朱,我对不起你” “爹,娘,是谁杀了你们,告诉我” “我不是契丹人,不是” “什么萧峰,我是乔峰” 。。。。。...

  • “春水”捺钵丨迷醉在坝上草原的怀抱里

    坝上草原本是已经消失的民族——契丹族的主要统治地。每次提及契丹族,总是会想起《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以及那蓬勃大气与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宋人羸弱?他三箭逼退契丹大军,有萧峰功劳、郭靖战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nc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