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是盼着过节的,过节有好吃的,还能穿新衣服串门走亲戚,大人们心情好,对小孩儿也宽容些。
端午节吃粽子,粽子糯米变的,觉得也就那样。倒是月饼,也就中秋才吃得上,还没法放开了吃,味道也喜欢,于是临近几天时总是翘首以待。
小时候的月饼长这样儿:薄薄的油纸包着,打开一阵香,皮酥脆酥脆,极易掉,碎渣兜在油纸上,吃完月饼再把渣汇一起,丁点不浪费地倒嘴里。

某年中秋,在大姨家吃到广式月饼,第一次发现还有长这样的,又涨了知识的感觉,关键人家切开还不掉渣(此处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相比以前吃的,真是“土掉渣”。
之后一直就是“不掉渣”的广式,不过少了那种怀念的味道,成了“没有灵魂”的月饼。某年五仁被吵吵着驱逐出月饼界的时候,内心愤怒了很长一段时间,NND,五仁可是伴我长大的。
今年中秋,递了一个酥式月饼给老娘,老娘犹豫半秒,蹦出个把我吓得灵魂出窍的话:这皮跟嚼脚板皮儿似的。
……EXCUSE ME?!这么黑我的小酥月,还这种顶级形式?我阴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