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觉得《你好,李焕英》不怎么好看。
我是3月7日才去看的,彼时,李焕英的票房已破50亿。一个80后的女同事说她去看了两次,两次都哭得稀里哗啦!于是,我也买票去看了。
不知是不是因为期望过高,我竟然全程不怎么能入戏,只在最后,眼睛里有那么一层薄薄的泪意,但还是觉得有点刻意,戏里刻意,自己也刻意。
我有点害怕,害怕自己是不是哪里出问题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说哭得稀里哗啦,被感动得不行,自己却麻木不仁。老了?老了,不应该是泪点更低。我怕自己变成了无血无泪的无感人。
为什么觉得不好看呢?我并不是一个职业的观影人,不懂得分析。努力地想一想,就是感觉不好看,难入戏。故事嘛倒是讲了一个挺好的故事,主题思想也很好,但影片很多地方的衔接显得生硬,节奏稀松平常,演员的演技也不带人入戏。
这个念头在心里盘旋几天了。自己不是异类吧!于是怯怯地在百度上输入“有人觉得《你好,李焕英》不好看吗”。网上还真是有一些争论。有一条题目是“为什么我觉得《你好李焕英》不好看,却不好意思说?”哈哈,说的不就是我吗?
帖子的主人比我有水平,他的评点正是我想说的,特抄录:“个人感受:剧情比较一般、套路化的痕迹比较明显、衔接不够自然,感情戏缺少支撑、抖的包袱也大都没抖响、除刘佳老师之外其余演技欠佳……客观地讲,贾玲是很用心,也有其个人真情在,但这部剧只能算是一部很普通甚至有些稚嫩的剧,远没达到网络吹捧的那种高度。”
我的感受就是这样!其实在没看这个评论前我的脑子里也盘旋出“稚嫩”这个词了,毕竟,这是贾玲的第一部片子,一个相声小品演员的第一个作品。
作者也分析了影片为什么能这么红,如影片营销得好,观众被巧妙引导,观众被影评绑架。说得都对,我还有补充。一是这个故事还是不错的。不单是表达的中国母女之间含蓄的深情,还有营造的故事场景,都是非常容易引起共情。这个应该算是故事和主题占优。二是贾玲是讨喜的。贾玲的讨喜,一在于她本身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小品喜剧演员,带给我们很多笑声;二在于她不是娱乐圈普通的俊男靓女,是吃过一番大苦才成名成家的,这个在普通老百姓心里天然加分;三在于她虽然胖,但五官标致顺眼,更是讨喜。就像香港已故的肥肥沈殿霞,观众对她的喜爱延续到了她的女儿身上,二十多年后她的女儿还在用着她的流量。这么一个讨喜的人拍出的一部还说得过去的作品,观众肯定捧场。三是贾玲是努力的。以第一部作品来说,贾玲的这一部不至于这么高分,也不低分,她肯定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心血,这一点,观众也是能体会得到。对一个这么努力的女孩子,多点赞扬总是好的。四是市场的天时地利人和。大家就地过年,去电影院是重要的节目;压抑许久的观影市场,迎来了爆发;春节档,这种关注家庭关系的温情类片子老少咸宜。
准确地讲,应该是我觉得《你好,李焕英》没那么好看。如果不是如此盛名,我对它的要求可能就没那么高了。
但,贾玲的勇敢尝试和努力,真是好样的!
终于把自己想说地表达出来,舒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