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时间,我陆陆续续写了些比较短小的文字。它们之所以比较短小,主要是因为我需要一边工作一边写作,时间安排的也很紧凑,但我又不想以此为借口而中断日更,因此写出的文字显得十分仓促,也很缺乏深度。
记得一位简友曾跟我说过,如果现实生活中有比日更还要重要的事情的话,是可以选择取舍的。这话我是挺赞同的。
我仔细权衡了一下,其实所有的东西,都应该为健康让路,包括写作。没有充足的睡眠,保证不了健康,又何谈其他呢?喜欢用文字表达情绪或者情感是我的兴趣之一,但这并不能代表我生活的全部。
于是我便常常原谅自己,心里默默的告诉自己,自己毕竟不是一位专职的写作者,平日里有自己正经且忙碌的工作。食人俸禄,忠人之事,我只能把写作仅当成一种业余爱好罢了。
而我又是发自肺腑地喜欢写作,这其实是一个费神费力且没有多少收益又看不到希望的事情。但是,如果你经历过写作的种种,你就会发现,写作其实是值得的。
它给你带来的是心理上的满足感和生活中的充实感,于我而言,这已经足够了。
就如同我曾经写过,人人都会写作,只要敢于写下第一个字,第二个字就会被带出,直至成文。即便写的可能不尽人意,但如果能够坚持写下去,那就是好的了。
要是没有人去写,今天的你,读什么呢?
偶尔也会和身边的朋友或同事讨论写作,他们是一群热爱文字但却没有多少耐性的小伙伴,包括我自己也是如此。在初尝写作的乐趣之后的一段时间,他们感到进入了写作的瓶颈期。
换言之,就是坚持不下去了。
接下来就不再是幸福和满足,而是焦虑、痛苦和抱怨。
我想,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之所以失败,并非智商不行,而是意志力不够坚强吧!
有时候我们也会去讨论下该怎么来写出一篇异常精彩的文章,如何来改变自己平淡拙劣的写作水平等等这些类似的问题时,我想告诉大家和自己的是,其实,这并不重要。
挡在我们面前的不是如何写,而是勇敢地去写下第一个字。
当你在键盘敲下或在纸上写下第一个字之后,你便又开始踏上了一段新的旅程。不论这段路程最终能够走多远,都是值得的。
我们写不下去时,不是苦于自己找不到写作的技巧,而是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也就是我前面文章所说的灵感。大脑空洞,毫无灵感,越写不出来越是着急,越是着急,越是写不出,简直成了恶性循环。
其实,我觉得写作是需要一点儿灵感的。
没有灵感,不知写啥,确实也写不了。
那怎么找到灵感?
我觉得还是跟自己的输入有很大的关系,肚里没“墨水”,灵感从哪里找?
当然,这里的输入不单单指的是书籍,还有很多很多。
就以我自己为例,当我实在是写不出来时,我就会去简书上看看别人写的文章。当看到一篇自己认为很美的文章后,首先会去反复品读,然后思考他的文章标题为什么起的好,他是如何来开头的,结尾又是怎样来收尾的。在看了大量的文章后,写作时,这种困惑又稍微得到点缓解。
又或者我会去拜读下人家在公众号里写的文章或者去看一部电影,写写观后感等等。总之,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观察,随时都会跟灵感来个“亲密”接触的。
当然,当灵感一旦来临时,就一定要快速记录下来,然后抽个时间给敲打出来。因为所谓的灵感,都是稍纵即逝,这不,前几天还就吃过类似的亏呢!
当看到积压了满满的一堆需要落笔成文的片段时,还会怕没有东西可写吗?
相信只要努力写,就一定会越写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