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以文化人,以文化成

以文化人,以文化成

作者: 清欢_5083 | 来源:发表于2019-12-11 11:56 被阅读0次

      蒙山巍巍,蕴四方灵秀;沂水汤汤,续千年文脉。特别感谢封主任,名师工作室领导廖校和刘真老师,学校领导能给这次学习机会,让我有幸与赣县区七位初中语文教师同行,前往书圣故里——临沂参加“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暨第三届特级教师大赛及第二届超特赛”,12月的临沂,没有想象中的冷,反而天朗气清,似乎在迎接全国各位参赛老师和观摩老师的到来,路边的梧桐树和银杏树,金灿灿的叶子迎风而舞,洒落满地,整个临沂悄然染上了诗的风韵美。我小心翼翼地拾起一片,夹在书里。

    本次大赛我一共听了一节示范课,八节阅读教学课,三节作文课。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点我的心得体会。

      “文化,就是以文化人,以文化成”,特级教师史绍典先生在开幕式上如是说。这是一位真正做到了将幽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学者,一开口便让人敬佩不已!对于优质课的解读,他留给大家三个思考:一是,文本读与不读有何不同,二是,你读我读有何不同?三是,你教我教有何不同?这三个问题对我触动很大,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文本的解读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而我们目前的现状是,大部分教师被教参左右了,我们拿着教参教案照本宣科,被这些所谓的“权威”禁锢了思考。此外,不同的文本,每个教师对它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学会透过文字捕捉到文本中的闪光点。同时,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不是一味地自己说,最重要的一点还要学会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因为语文教育除了教会学生做人外,还应该把教学与生活融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通过语文爱上生活。语文应该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简言之就是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示范课上,全国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韩军老师以一堂阅读教学课《雷雨》震惊四座。这堂课是一场寻找“神秘”(命运)之旅,它跳出了寻常的“批判”解读角度,而将目光投射到人的命运之上。韩军老师对“周”字的“三义”解读,对“萍”字的细解,不得不让人佩服其功力深厚,这种刻进骨子里的文学底蕴是我们年轻老师努力的标杆。此外,整堂课不急不慢,游刃有余,有师恰到好处的朗读,有学生的自主思考,还有快板传递出的情感音符,如此智慧型老师怎一个妙字了得!韩军老师的这趟示范课让我意识到了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去练就自己的十八般教学武艺。从课堂语言到课堂手势,肢体动作到表情,再到粉笔字,普通话和临场发挥的能力等这些基本的语文教师素养,值得我们终身学习。努力用踏踏实实的脚步去丈量到达“智趣型教师”的距离。

    同样,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教师的八节精彩纷呈的阅读与作文教学课带给我些许感悟与思考。

1.诗歌不仅可以读,也可以唱。

王晓彤老师以带领学生吟唱的方式,以李清照《一剪梅》和《醉花阴》这两首词为例,来体会作者词中透露出的忧愁,从而进一步深刻体会易安居士人生之不幸:国家飘摇,丈夫病逝,再婚不幸。如此一来,李清照后期的诗歌风格就不言而喻了。

2.课堂也可以妙笔生花,将微写作进行到底。

      写作一直是学生的一块“心病”,每次说到写作,就全班齐呼“我真是太难了!”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是当前学生写作的最大问题。而平时教学中的微写作具有“小,短,快”的特点,可以极好的解决这个难题。袁婧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发挥联想与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你最喜欢的一句诗这样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是落实“微写作”的好办法。

3.课堂要落实“立德树人”

      高智良老师的《中国石拱桥》在后面的环节将中国石拱桥引申到沂蒙之桥,声情并茂地讲述了沂蒙女子火线桥的故事,将语文课堂延伸到家乡的革命文化中,一瞬间就牵动了学生的心,通过这一个故事的讲述,学生心中多了一个榜样,多了一份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并且意识到当下生活的来之不易。此外,她由现实中的桥拓展延伸到心中之桥,让学生说说心里话,整堂课就有了升华。罗富强老师的整本书阅读课中他对《水浒传》独到的解读:夫忠义为何可归于《水浒传》也?引发了学生对“忠义”的新层思考,也落实到了立德树人这个目标上。

4.作文课也需要方法教学的点缀。

          作文课要“三分教,七分写”,虽然写的时间占比更大,但是教是写的前提。不教,学生就无从下手,教方法让学生在写作这件事上有方向感。高中作文组于志芹老师的《重口味与小清新》作文课没有过多花哨的环节,非常接地气地教学生如何去打造有冲击力的作文语言,就我个人而言,这些方法是很实用的,它给了我一个教作文的新方向。但是,整堂课最终留给学生写的时间很少,这也是我们教学中会犯的错误。

      学海无涯,虽然这趟学习之旅已划上了句号了,但我的教育追求不会停止,学习更不会停止。作为年轻教师,教书育人,任重而道远。希望这次外出学习带给我的触动能让自己的课堂有“无声”的精彩,留给学生的同时也留给自己。

相关文章

  • 以文化人,以文化成

    蒙山巍巍,蕴四方灵秀;沂水汤汤,续千年文脉。特别感谢封主任,名师工作室领导廖校和刘真老师,学校领导能给这次...

  • 牢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

    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阐明了文化文艺工作的职责与使命。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推动文艺...

  • 以文化人

    一、要坚持“文以载道”,增强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文化自觉。“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

  • 以文化人

    校长培训班心得(5)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管理是所有学校最具体、最繁琐、最有意思的管理,如何让...

  • 以文化人

    今天,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冯卫东院长带来了《把美好教育想出来,谈设计改变教学》的精彩报告,报告从设计校训开讲,经过...

  • 以文化人

    文字是历史的痕迹,历史是思想的汇聚。 文字穿越时空把文化传递,思想的长河从不曾停息。

  • 以文化人,以人立国

    按照摩尔根的理论,蒙昧时代与野蛮时代后,方才形成了国家与阶级,人类终于迎来文明时代。文明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如...

  • 以文化人 以艺育人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浙江站已圆满结束,明天启程回庄。 自从国家大力推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让戏剧、歌剧、舞剧、话剧一...

  • 以活动为契机 家校携手 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

    如果把学生比作一本书的话,那么家长是作者,教师是编辑,社会是读者”。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文化—以文化人

    文化就是以文化人 智慧就是文化对社会的应用 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读经典 我们也很少有人读得懂经典 经典的传承需要有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文化人,以文化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so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