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路上偶遇一人,看着很面熟,就是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他看看我,我看看他,四目相望,各自散去。他肯定也在困惑:“这么眼熟,在哪见过呢?”
往前走,又遇见一骑电动车的,也是极其面熟,死活想不起来他是谁,我在看他,他也在看我,同样,四目相望,各自散去。他肯定也在困惑:“这么眼熟,在哪见过呢?”
走着走着,猛然想起来,第一个遇到的是游泳池的管理员,第二个遇到的是菜市场卖菜的小伙儿儿,见惯了他们工作时的穿着和面貌,换个服装竟然满屏的陌生感。
长期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下认识一个人,假如对方换一个环境,哪怕是最简单的,换一个服装,就会觉得这不是我认识的那个人,画不了等号。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呢?
我思考这个现象,第一反应是离开你的平台真的没人认识你,想到的是平台的重要性。

但是,今天我又在想这个事,平台的说法难免有点牵强,平台对于一个人真的至关重要吗?在现在这个时代,又未必,说平台重要的,好像一般都是拥有、掌控这个平台的人,或者对这个平台有所图、依赖于这个平台而要对平台上层人物讨好的人,要捆绑员工忠诚的一种套路。
真正离开平台的人不见得这么认为。游泳池管理员离开游泳池,去从事其他职业,没准儿更有发展,即使没人认识又如何?新的平台又会结识新的朋友。
生活不能一潭死水,事业也不能波澜不惊。
今天早上在得到听课,梁宁老师讲到一个人的成功之路,四十岁到五十岁之间平均两年换一次工作,一路看上去很风光,都是知名外企首席代表、总裁、CEO,,但对他个人而言,这10年全是挫折,一事无成的挫败感,是一种巨大的心理折磨。
虽然10年间他所站的每个平台在外人看来都不可企及的,风光无比。别人看似风光的10年,他走的艰辛,但又坚定,他一直在进步,他的眼界、他的认知,一直在打开,通过学习打开自己的天眼,只要遇到命运的标的,就一杆进洞,一次变现对外显现自己的实力。

这么看来,平台也并不是要从一而终,卖菜的也未必卖一辈子菜,位居高位也不见得不能跌落凡间,再好的平台不适合自己终归会倾斜,使自己站也不牢,靠也没地儿靠。
有没有人认识又何如?另开一平台就是!
金子,就是金子,放在黑煤堆里也难掩其光华。丑小鸭之所以能变成白天鹅,因为首先它就是白天鹅,骨子就有白天鹅的傲然之风,不管它在哪里,都不能改变。
洗净铅华,脱胎换骨,金子闪亮,天鹅冲天,平台依然在地。
想着想着,自己就笑了,无非自己脸盲症犯了,认不得人,平白关乎平台甚事,无故连累躺枪。
无事何需多想,不如起而做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