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之光
为什么我们该以及为什么不该学哲学?

为什么我们该以及为什么不该学哲学?

作者: 9a61dd4e8b96 | 来源:发表于2017-06-14 12:45 被阅读647次

有件事是我坚信至今的,那就是哲学是最重要的能力。但这并不是说哲学本身具备任何直接的力量,哲学一直是弱者的同伴,因为强者根本不会讲道理。或者更直接点说,想要让人屈服于自己的意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去锻鍊肌肉和赚钱。

哲学的力量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的。如果以学习为例,哲学不是让你拼命做题,而是通过优化学习──这个过程而让整件事变得更有效率。只不过这正是哲学让人厌烦的源头,人们学习基本上是为了考试,在这种前提下又有谁会花时间去思考「如何学习才更有效」?

人们总是急急忙忙地开始,怕稍微慢下来就会落于人后。因此才有那么多人学不好,觉得自己跟不上进度,逐渐失去兴趣。这都是以为别人的进度跟自己的进度是一样导致的问题。就好比你去健身房看到有人拿着70公斤的哑铃举了十下,然后你却连一下都举不起来,难道你就觉得自己没有健身的才能吗?健身方法是因人而异的,同理学习方法也是。

要找出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要先了解自己是怎么样的人。要判断一个人是怎样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透过分析他已经做的行为。

「我当时做出了什么决定?」
「我是怎么思考才做出结论的?」

在对自己提问这两件事情时,你会发现有很多需要定义(说清楚)的地方,你认为的不一定是你认为的。哲学中最需要掌握的两个技能是定义和怀疑

哲学中最重要的两项基本功就是定义和提问。

定义是指怀疑,提问是想方设法证实你的推论。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追本溯源,对象范围是万物,也就是对包含自身在内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深思。

要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具体做法就是睡前反思白天一天都做了什么,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很多人说他们会这么做,但我其实隐约知道我们说的根本不是同一回事。我想差距就在对自己有多严格上,这个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大概」,不能够嫌烦而跳过思考。这个过程是如此枯燥乏味,也正是许多人无法坚持的主要原因。

从很久以前我就觉得七原罪中最可怕的是懒惰,因为懒惰让人直接放弃战意,直接不战而胜。人们为何喜欢用一夜暴红的说法,就是因为戏剧化可以把那些无聊的日常修炼全都消除,让人可以简单地把结果跟运气连结在一起。

当你知道自己会在何时依据什么而做出怎样的选择,就能够提前准备让自己待在「只能」学习的环境。也就只有自己知道自己会被什么东西分心,又会因为什么而专心,因此没有人能够给出任何建议,这个过程是必经的。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无聊过程只会有一次。只要能有一次把某项学问学到哲学领域,那么之后所有新学的东西也都能如法炮制。

任何学问学到顶头之后,也就是学到老师对你的作用很小的时候,就会迈入哲学的领域。哲学的根源是怀疑,进到哲学领域就意谓者将会不断怀疑自己所学之物,并且从无尽的提问中将不适合自己的部分慢慢筛选排除,最后得出最适合自己状态的一个过程。具体来说,到了这个程度就会想要教导他人。因为教导他人的时候,也等于是不断质疑那些自己奉为真理的常识。

要验证自己是否进入哲学领域的几个条件:
1.是否能用你学到极致的这个东西,解释世间的各种现象与人生道理。
2.是否在你学到极致的这个领域里,可以仅仅透过反思,或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就有新的体悟。
3.是否能将你学到极致的整个过程方法,套用在学习其他事物上面。
4.是否能一边怀疑一边相信这个你学到极致的东西。

你把编程学到极致,你眼中的世界会由编码组成,编程的法则可以套用在人生处事上,然后你会觉得每个人都该学编程。
你把钢琴练到极致,你眼中的世界会由音符组成,音乐的法则可以套用在人生处事上,然后你会觉得每个人都该学钢琴。
这个模版还可以无限套用,因为这就是所谓把一项技能学到哲学领域的例子。

你或许会怀疑,为何要怀疑自己透过无数提问才好不容易确信的个人真理呢?

因为哲学的本质就是怀疑,当你不再提问的时候,就是你停止进步的时候。在读他人的哲学,或者说与他人的想法接触时,应该要有一种被刺伤的感觉,这才是学习哲学的人应有的姿态。
每个人关注的点都是不一样的,他们会把你在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有意或无意忽略、总结过快的问题都全部活生生、一步步剖开摊在你面前。你可能完全无法反驳,因为眼前这些句子使你心塞。你可能心中满是怒火,想找出对方的错误。或者你因为信息量过大而无法思考,甚至放弃思考。但是这些情绪正是想法交流时应有的反应。

如果只选择跟同样想法的人在一起,就好比待在舒适圈一样,你只会加重某种看法成为偏见而已。或者一群人一起怨天尤人,或者一起抱怨社会。

宗教和哲学一样,也必须转型为一种人生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因此,没有任何宗教,也没有任何哲学,可以掌握一种适用于全人类的绝对真理。假如我们相信自己拥有独一无二的真理,那就表示我们觉得别人也必须接受这个真理,然后为了人类的利益着想,就算动用武力也在所不惜。基本教义派在所有知识领域都产生了排除异己的现象:无论在伦理、宗教、政治、哲学或是科学层面,都以为自己的真理是唯一可能的真理,等于取消了一切对于真理的追寻。
显然,确定握有真理的人,再也不需要寻找真理,再也感觉不到对话的必要,不再倾听他人,不再坦然面对多重的真理。只有热爱真理的人可以持续地追寻。这是为什么怀疑并不是真理的敌人,而是激发我们持续追求真理的一种刺痛。如果我们真的相信真理,我们就会明白,让真理活下去最好的办法,正是不断怀疑真理。因此,如果我们不在一开始就抛开绝对真理的念头,就不会为宽容保留任何位置。
唯有在不确定之中生活的存在意识,以及怀抱着可能犯错的谦逊态度,我们才会憧憬真正与他人相遇,认识那些想法与我们不同的人。如此一来,不管是想法、语言、宗教、文化或民族多样性,就应该被视为人类庞大的财富,而不是危险的阻碍。
『无用之用』

我的人生哲学可以简单归纳为一句话,不断去体验。这句话并非标示着终点,而是一个穷尽的过程。如果人生中真的有什么最终的课题,那就是趋近某种无限的自我超越。虽然终点无法抵达,但我绝不是推崇绝望是美丽的论调。绝望并非是美丽的,会那样说的人九成并未切身体验一成是在进行反讽。绝望=痛苦-快乐=幸福,这种排列乃是理性的杰作。然而在特殊情况下即便是两个极端也可能在一个点上同时出现。

绝望并非是美丽的,但是追求一个到不了的终点难道不使人绝望?

一般人的成就感来自于努力之后获取酬劳,酬劳可以是金钱或物质上的某个东西,也可以是肯定,关注或爱情。无论是何种型态,皆是人的价值观可以定义的实物。只要获取越多这样的实物,就会感受到满足,最终深感幸福。反之,如果自认的努力程度没有获得自认的回报,就会难过,最终陷入绝望。然而以上都是一般人的认知范畴,假如努力后的结果是一种平时基本被忽略但却有每天都会用到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统揽三者的「我」本身的进步。无法被定义的事物,或者无法被大众的价值观接受的事物,或者以更白话的说法,无法让他人明白你在炫耀的事物,那就跟疯人妄想没什么区别。你可以跟别人说工作很辛苦最后赚到了十万,也可以说用了多少套路最终得到美人芳心,但假如你说非常努力最终得到了全新的体验和感受,因为这不是一般人认知的实物,所以就会被归类在败者的自我慰藉。就像一般提到画家,如果他在世的时候不受关注,没有得奖或是卖不出画,就喜欢用穷困潦倒,孤独终老之类的负面词汇来形容。艺术家追求的目标,绝非用钱财或是奖项就可以使其停下脚步,有知名度也好,没有也罢,因为那个目标并非能藉实物的累积而抵达。

艺术家是最容易对哲学产生兴趣的人,因为想要让一个作品流传就需要提问。

譬如说新手写小说总喜欢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读者身上,因此他们的作品中心基本上就是「这样做是邪恶,那样做才是正义」或「这样的爱情是伟大的」。但只要在句尾加上一个「吗」,变成「这样做是邪恶吗?那样做才是正义吗?」、「这样的爱情是伟大的吗?」,整个作品的层次立刻就会上升。

哲学家只有一个使命,那就是向全人类提问。人们被提问而感觉刺痛,痛才会促进思考。所以那些总是询问这本书的作者要表达什么的人,我觉得他们都搞错了重点。除了教科书以外,书本中不能寻找到任何答案。

虽然我对哲学如此崇敬,也很想要推广,但我其实并不鼓励所有人都该学哲学。哲学固然是所有学问的根源,但哲学只有在运气和能力都满足的情况下能让人如虎添翼,其他时候只会让人更加痛苦。看见万物的本质很可能导致厌倦(无聊),而且眼界与自身实力不符的无力感也可能成为愤世忌俗(痛苦)。

莫泊桑认同叔本华的哲学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认同: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这二者之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当你需要为生存而劳作时,你是痛苦的;当你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你会感到无聊。

如果你遇到了瓶颈,不妨可以尝试哲学。随便买一本你有兴趣的哲学书,别管什么哲学史和「应该先从那本书开始」的建议。哲学最终当然是会对方方面面提问,但一开始关注你在意的问题就可以了。不过请让我再次声明,你的基本生活应该已经获得保障,你也有能力在你的领域一展拳脚,只不过你想要更进一步,所以才学习哲学。

相关文章

  • 为什么我们该以及为什么不该学哲学?

    有件事是我坚信至今的,那就是哲学是最重要的能力。但这并不是说哲学本身具备任何直接的力量,哲学一直是弱者的同伴,因为...

  • 问问题 - 回问题

    问大问题 为什么问? 你为何这么问? 为什么这个时候问? 为什么不告诉我你的情况? 小学该学的 语言(交流) 哲学...

  • 如何自学编程

    Coding is the new literacy. 关于为什么学习编程,该学什么以及如何学的问题,我非常赞同M...

  • 时间管理学习(内部课件)

    我们将从为什么要学习、什么时候学、以及学什么,3个维度,去进行我们的赋能。 1、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 首先,...

  • 7

    你自己选择的路,为什么要让别人说该与不该,,

  • 为什么学哲学?

    许久没有读周国平的哲学散文, 重新拿起书本, 猛然想起当初购买这本书的初心, 正如周国平对哲学到底是有用还是无用的...

  • 为什么说人人都该学哲学?

    哲学家的形象多是些长着浓密大胡子、托着腮帮沉思的人,于是我们常有这样的印象:哲学是一门高深的老人学问。 既然贸然批...

  • 笨蛋是如何修炼的之明知故犯

    我们: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呢? 笨蛋:你又怎么了呢,孩子? 我们:我们明明知道某些事情不该做,为什么我们...

  • 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作后薪

    哲学是什么?哲学有什么用?我们为什么要学哲学? 对于理科出身的我来说,哲学就像海市蜃楼,美丽璀璨,又虚无缥缈,想去...

  • 我们都是2019年级的蠢货

    为什么我提倡大家都看看书,少看公众号文章。以及,我们该怎么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我们该以及为什么不该学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ys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