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一个东西“没用”,就不会花多大劲学。比如中学的时候觉得考试是王道,就忽视体育运动,家里离学校远,觉得骑车半小时远,就会选择开车去接送孩子。可是到后来却发现,可能正是那些没用的东西,往往是最难得到的。
还记得大四那年的冬天,我遇到一个困境。长期坐在实验室里使得我缺乏运动,而天气寒冷时即使开着暖气我也常常胃寒胃痛,再加上枕头不好坐姿不正造成颈椎不舒服呼吸困难,以及没熟识的人在身边聊天抒发压力,我整个冬天都心情抑郁。那时候可真是玻璃心,只做最简单的事,随便遇到一点困难都不想继续前进,知道怎么做却不想去做。我以为我的世界里天空都染上了灰压压的雾霾,喘不过气,而在导师眼里看起来就像是个小孩子闹脾气。
这让我想到我高中的时候,每天骑车上下学总共得花一个小时,吸了一路烟尘不说,冬天还容易出汗着凉,可就是这样坚持了三年,连高考也是,身体一直处于一个不错的状态,秋冬之际别人都裹上了外套,我还只需一件单衣。
而最近虽然膝盖的伤没好,我却依然坚持健身。深蹲,引体向上,俯卧撑,桥,举腿,倒立撑。这些都是力量训练,量大的时候总难免叫苦叫累。难受的时候,也会想着“今天就这样吧”或者“要不再休息一会儿”之类的话。可是最后还是咬着牙不断挑战更高的目标,以至于往往还得拖着一条胳膊或者腿去上课。惊喜的是,原来只是抱着塑形减肥强身健体的愿望去的,却发现最近自己各方面的“阻抗”能力也逐渐变强了。遇到问题也能一个劲的向前冲直到把它解决。
还有初中个子还算高,于是打篮球的经历让我更自信,更有冲劲。
其实不只体育的经历是这样,我还想说自从学了乐器之后,我变得更安静,更能享受美。
其实我想说,往往我们只看见表面的东西而决定其价值,却总是忽略了背后真正可以积累变化的东西。
而最近研究的机器学习,让我重新审视了下应该怎么学习。
现在我所接触的机器学习方法,大多都是通过对输入的大量数据,提取特征,再经由某些算法处理,得出预测结果。它潜在的意思是相信数据中存在一种模式,可以被计算机学习并表示出来。
可以谈得有很多,数据的获得,特征的选取,算法的优劣,不过下次倒是想说说“潜在的模式”,不过这回倒是是让我体验到了,在大量运动的输入,有效方法的选取,不断取得更好运动成绩的过程中,身体素质和精神力不断增强。
生命在于运动,并不是说运动本身多好多好,而是运动对于自己的身体素质,心情心境都有很大影响。所以每天运动一小时倒也不是什么浪费时间的事,反而是必须的付出与投入。
仅为纪念自己说服自己,破除一种“运动浪费时间”而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