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时光已老每周500字
支教记——哪怕一点点甜就够了

支教记——哪怕一点点甜就够了

作者: 徐言之 | 来源:发表于2015-08-10 13:19 被阅读211次

本来用的是《你要做华妃娘娘,还是紫薇格格?》这么浮夸的标题,因为当暑假都不再循环《还珠格格》而是播放《甄嬛传》的时候,偶然从孩子们的口中听到“最喜欢紫薇格格”,印象深刻。

然而思虑再三,还是“甜”之一字最恰当。

图片百度之

这个八月,我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上支教。

伊婷在地上捡到了五角钱交给了我,上课教《弟子规》,恰好教到“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便表扬了一下,拿这件事树榜样。这个三年级的小姑娘这两天上课就一直端端正正坐着,积极举手发言,连下课时明亮的眼神也一直围着我转。

上课的时候嘉馨一直在挠腿,靠近一看才发现腿上全是蚊虫咬的红点点。放学前我特地拿了一瓶花露水给她腿上喷了两下,她呆愣了一会儿,才轻轻小声说“谢谢老师”,我第一次活生生从一个孩子的脸上看到“受宠若惊”四个字。

小男生鸿阳不敢跳大绳,被其他小男生嫌弃推搡,一直嘟着小嘴闷闷不乐。自由活动时间,我看他落单,就带着他一起学跳大绳。他个子才和我腿一样高,可是咬着嘴唇使劲儿学着往上跳。小孩子学习能力就是强,一会儿,他已经可以自己跳很多个了,眼睛都笑成了月牙儿。

武术课的他们

他们都是我这个月暑期支教认识的孩子,是广西某个偏僻小镇的低年级小学生们。他们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和亲戚或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连一年级的小朋友都会自己煮饭做菜。

不记得是哪一期的《奇葩说》里马东讲过,受了很多苦,只要尝到一点点甜,就会觉得很甜很甜。

几个陌生大学生的到来,对这些孩子来说,就像绿豆汤里撒的一把白糖,一点点甜意慢慢在酷暑酝酿,酿成美味的绿豆糖水,解了苦涩的暑气。

人生的头二十年,我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觉得把“人人爱我我爱人人”、“让世界充满爱”的话语经常放在嘴边是一件很白莲花的事情。在我眼里,所有事情都可以用辩论赛里的利弊衡量来分析,那么“奉献”、“善良”和“分享”,就仅仅是一种在经济总量不能满足所有人幸福生活时的弥补,是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手段。

而一开始我参加这个暑期支教的动机,也不是像带队老师所说的一样,把爱传递给孩子。其实因为从小心中就有个去支教的执念(可能是小时候看过相关电视剧),而且也想多一次不一样的体验,所以才决定报名。

可是仅仅数天时间,或者说更早之前,也许就在第一次见到孩子们的时候,被城市钢筋水泥裹挟的心就瞬间萌化。

偶尔的一句表扬,顺手的一瓶花露水,无意的一次帮助,对我们发出者来说,只是很小很小的一个举动,就像随手投出的一个小石子,却在接收者的心海里漾起了水花,荡出一圈一圈涟漪,而“爱”,就这样扩散开来。

都说暑期支教没有用,大学生教书能力有限,时间短连续性不好把控,更不会对落后的乡村教育产生持久影响,甚至连还没有参加支教时的我在打“应该鼓励大学生暑期支教”辩题持方的时候,也只会从利弊比较和问题根属来反驳对方,而耻于谈“分享爱”和“传递爱”。

可是,爱确确实实就是支教最大的一个主题啊!我们不是施予者,而是分享者,向孩子传递爱,也从孩子那里感受爱。

这不是矫情,是最真实的态度。

图片选自@胡歌

书里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信息爆炸,获取多元价值观的渠道越来越多,人们的自我极大释放,越来越关注自我的发展和实现,却在传统的道德观念上渐渐淡薄。

奉献——又是哪个组织或者团体在作秀了?善良——又是哪朵白莲或绿茶在呻吟了?分享——又是哪篇鸡汤文或者励志文在扯淡了?

可能是在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中,越来越多的宣扬者把奉献、善良和分享等美好的品质给神圣化,他们一心传教,却把这些美好的品质捧上了神坛,难免会让我们一众百姓产生误解。

就像之前一个很火的文章说的,人们已经越来越讨厌温柔善良却没有个性的紫薇格格,却爱上了自私自利却敢爱敢恨的华妃娘娘。

其实,那些被捧上神坛的美好品质真的没有很不食人间烟火,它们就像生活里的白糖,一点点甜甜的口感,一丝丝甜甜的香气,就能甜到每一个曾经受伤的人心里。

除了支教团队准备的礼物,我还带了自己小时候看的一些书,刚刚翻开一本《冰心散文》,里面有一篇名为《笑》的文章——

转过身来,忽然眼花镣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淇儿。——这白衣的安淇儿,抱着花几,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画中安琪儿的微笑,让人感到甜意。

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道旁孩子的微笑,让人感到甜意。

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茅屋里老妇人的微笑,让人感到甜意。

就像文章里说的,一个微笑,也是分享爱的方式,如此简单,为什么要耻于分享爱呢?

半个月之后,我可能与这些孩子再也没有交集,我只会是他们生命中的一个路人。可能他日相逢,世殊事异,彼此互相记不起对方,擦肩也会陌路,然而这一段与爱有关的岁月存在,成了我们心中最温柔的一段记忆。

写到最后,突然想起一个一年级小女生雯婷与我的对话——

“老师,你结婚了吗?”

“还没有呢,怎么啦?”

“我的哥哥今年19岁,也没有结婚。”

“真哒,可是老师已经二十一岁了哦!”

“啊!好可惜!”

看,她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和我分享爱呀,那么简单,那么甜。

其实静心寻找,用心发现,很多很多无意的举动,早已融成最甜蜜的存在,那就是我们所误解的高置于神坛的美好品质——奉献、善良和分享。

所以,看到现在的你们,可以学我的女神华妃娘娘,敢爱敢恨是好事。但哪怕觉得紫薇格格个性再温吞,也学一学她的温柔善良吧,多给世界一点点甜,哪怕是一句表扬,一瓶花露水,甚至是一次小小的帮助,你们也会甜到心里去的。

相关文章

  • 支教记——哪怕一点点甜就够了

    本来用的是《你要做华妃娘娘,还是紫薇格格?》这么浮夸的标题,因为当暑假都不再循环《还珠格格》而是播放《甄嬛传》的时...

  • 一点点甜就够了

    《奇葩说》里有一期 柏邦妮说:心里有很多苦的人,要多少甜才能填得满啊? 马东说:你错了邦妮,心里有很多苦的人,一点...

  • 【随笔】| 甜

    “你的心里有很多苦,或许需要很多甜才能填满吧!” “一点就够了。” 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点点甜,就可以让世界变...

  • 苦够了 就甜了

    经常会听到有人在感叹生活,工作好累又赚不到钱,有的呢就是可以赚到白领的工资干着既辛苦又累的工作。或许可能涉世...

  • 得到与缄默

    得到过就足够了,哪怕以后会消失不再拥有,保持缄默就好,毕竟拥有过。

  • 所见所感皆能画

    没事儿就画画 看到什么想画就画出来 哪怕是乱画瞎画 只要享受就够了

  • 人生不肯甜

    人生不肯甜 已经忘记了多久没有好好的握住一支笔写字,没有在斜风细雨的春日记下一点点,哪怕就是那么一点点儿...

  • 支教记

    --我的八三 “老师,我们课上慢一点吧,你上完最后一个...

  • 我不贪心,我只要你们每个人每天给我一点点的爱,就够了。

  • 读《以极简的方式过一生》摘录十一:健康简洁的生活方式才是我们自己

    生活极简,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简单的生活复杂地过,幸福谈何容易?其实你并不需要太多,只要一点点就够了,够了以外就...

网友评论

  • 夕歌微舞:现在,支教这件事对支教者本人塑造人生观、感受世界以及收获感动的意义已经大于了对教育资源不平等的改变。我可以理解你的那份感动和收获,但是请原谅,你的支教对这些孩子的成长未必有好处。作为两个老师的孩子,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一般情况下,支教不满一年对于被支教的学生是弊大于利的。
    徐言之:@夕歌微舞 我们并不是讲他们平时所学的课程。短期有短期的好,长期有长期的好。我们团队是有传承的在那里,虽然每年人会变,但计划稳定。以国学为落脚点,教授国学武术舞蹈美术音乐等课程,相比于他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只有语文和数学课,算得上假期的兴趣班。课外,他们既是留守儿童也非独生子女,在家里体验不到被爱的感觉,即使没有我们过去,他们也是在家看电视无所事事。此外,团队驻守近十年,接受支教的孩子上学后进步明显会大,还会有孩子写信告诉我们他们语文又考了多少分数学考了多少分。因为有目标了,会努力了,这点不是猜的,是有根据的,不存在让他们不安心上课。
    夕歌微舞:@徐言之 并不是这样。我父母当时是要求支教两年的,必须以一年为单位去。那里的校长说,招待短时间支教的人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他们需要给支教者做各种安排,然而频率太高,因此很麻烦;而且由于时间短、人换得勤,教学进度很难统一。另外,许多大学生去支教,知识没怎么讲,却跟孩子讲了很多大城市的东西。结果孩子都呆不住了,嫌那里不好。
    你看到的是感动,但是对他们却是麻烦。我知道你去过就不会认同我的说辞,但这是事实。
    徐言之:@夕歌微舞 没亲自去之前我也跟你想的一样
  • 萌芽叮当:说的真好

本文标题:支教记——哪怕一点点甜就够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ri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