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华与华方法华与华方法华与华方法
《华与华方法》【105】你有货架意识吗?

《华与华方法》【105】你有货架意识吗?

作者: 华杉2009 | 来源:发表于2017-09-13 06:38 被阅读1141次

255、货架意识就是思维永远在货架上

什么叫货架意识呢?货架意识就是无时无刻不意识到货架,把一切媒介都看成货架。在锤子眼里,什么都是钉子。嘿!我特别喜欢这句话,练成锤子的眼光,就是到哪儿都能一眼看见钉子。养成货架意识,就能看见货架无处不在。任何时候我们的脑袋里面都有这个货架。我们的创作空间是远离货架的,但是思维永远在货架上,这样我们的产品出现在货架上的时候,才有生存的能力。

货架意识怎么养成呢?就是靠念咒,念“货架咒”,就四个字,你天天念,在做每一项创作的时候念:“货架意识,货架意识,货架意识……”念久了,你就会有货架意识了。这是咒语的力量。

货架意识产生了之后,它能够行之有效就是靠在货架里待着,就是每天去货架前,带着货架意识去货架前,你的货架意识就能养成并且变得越来越强大。事实上呢,你无时无刻都可以培养你的货架意识。你在地铁里面,走在大马路上,你去买矿泉水,你周末逛商场,你用货架意识的眼光去看周遭这些公共空间,就一定能从里面发现货架的原力。整个公共空间里面出现的所有的产品信息你都可以去评判它,去理解它,这样能够培养起你的货架意识。

单独把货架意识提出来就是要强调意识的重要性。

一个训练有素的球员,不管他打篮球用手,还是踢足球用脚,他去接球的时候,那些规范动作是一气呵成的,完全是下意识的。这个就是他的意识。

那么我们的货架意识呢,就是我们在做产品开发的时候,或者在大街上看别人的产品的时候,会下意识地思考它在货架上的竞争力,思考它为什么出现在货架上,思考它卖给谁,判断它卖得好不好。当我们坐在办公室里,虽然眼睛是盯着电脑,但是我们的脑子是在货架上的,无时无刻不在货架上。

256、媒体货架的特性

提到媒体货架一个典型的产品品类就是电影。电影是没有物理货架的,没有一个货架上面放着电影。电影这个东西它不站在任何地方,它只出现在媒体上,在报纸上、手机上、地铁里,是要购买完成了之后,你才会进到电影院。所以它没有在货架上,没有一个货架去销售它。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产品。

那么它陈列在哪里呢?它就陈列在媒体空间里。它是一个极端的,只在媒体货架上陈列的产品。

在超市、在小卖部里面陈列的产品,它们也会到媒体上面去,也会在媒体货架上陈列。那么一样的,当面对媒体货架的时候,你还是要回到前面媒体货架的三点,信息环境、竞争对手、虚拟购买者。一样的是在媒体上反复的模拟和虚拟购买者的沟通。

媒体货架还有一个特征,是与超市里的货架不一样的地方。

比如,高速公路的路牌,它也是一个媒体货架。它杵在那个地方,一动不动,但是一动不动是假象。它杵在那个地方,实际上是在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在移动。因为受众在移动,汽车在移动。那你就知道在这个地方,看起来一动不动,看起来无比大的一个广告牌,事实上跟你的购买者,跟你的受众的沟通时间是极短的,速度是极快的,内容是极少的。

提到媒体货架,我们就要想到所有的媒体是不一样的。高速公路路牌这个媒体,它是快速移动的,沟通时间极短,没有声音。而电视这个媒体呢,它的信息环境是什么呢?电视这个媒体的信息环境就是,在一个客厅里面打毛线的打毛线,打麻将的打麻将,打小孩的打小孩,这就是电视这个媒体的信息环境。那么你要从所有的这些嘈杂的环境里冒出来。

同样你是要卖一盒感冒药,你卖给谁呢?你是卖给打毛线的呢,还是卖给打小孩的?你一定是卖给那个打喷嚏的。他正在打喷嚏,他一个喷嚏下去,电视里面传出一声“感冒了,吃什么什么”。不仅如此你还要进一步看到,电视面前的这些人,他有没有盯着电视机在看呢?他没有,他走来走去的。你做一个15秒的广告,他有可能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把15秒的广告看完吗?他不会的,因为广告一来大家都走了,上厕所的上厕所,去厨房的去厨房。如果他上厕所去了,你电视画面上演的东西他还能看到吗?他是看不到的,这个时候你就要知道电视广告同时还要是广播广告。

对媒体货架的特性做研究,你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不需要他看我们的广告,他只在厕所听,我们的信息也传达到了。或者广告时间,他把声音关小了,他去书房拿东西,从书房路过厨房,经过客厅,瞟了一眼这个电视,15秒当中他看到了其中一秒半。这一秒半能不能浪费呢?我们希望这15秒广告即使他只看到一秒半也能向他传达购买信息。所以这15秒的广告,它不仅是一个广播广告,同时还是一个平面广告,就是15秒当中的任何一个画面他看到,都能传达购买信息。

前面我们讲了很多电视广告、报纸广告的案例,都是从货架思维出发来理解,明天我们再具体讲讲高速公路广告牌的货架原理。

《华与华方法》【105】你有货架意识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acc4b6cef0c0:传统广告的基本原理是无意识传播,是假设消费者是无意识的。如果仔细观察消费者在手机app上购物的流程,你会发现,消费者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有意识搜索的。选择完关键字组合后反馈的商品列表才是货架。这个过程中,消费者一直处于有意识状态,所以广告方式变成“一对一”精准推荐是符合消费者“选择成本最低”原则的。杀牛可以用牛刀,也可以打针,也可以用电锯,只要能把牛干到,用反抗最小的打针又有何妨呢?
  • 金戈铁马读简书:货架意识暗藏了一个原理:以终为始,结果导向。
  • 7db8d0f32095:电影的宣传广告也出现在地铁等室外媒体。但最重要的展示地点是电影评论网站、电影票分发的app。按照华老板之前的定义,互联网媒体上的广告都不是品牌广告,都属于流量广告。其中最核心的一个观念是,传统广告媒体给受众的感受是:有很多人都会看到这个,这个公信力更强。但根据用户行为定向的互联网广告会让用户感受这只是他一个人看到的,公信力偏弱。可是,虽然互联网广告也越来越讲求精准,根据用户的行为进行大数据定制,但也依然存在一些不定制的广告,部分受众也依然可以感到别人也会看到同样的广告。就像十年前,华老板不认可分众媒体。互联网媒体应该是华与华必须要补上的一课。相信以华老板对广告行业的洞见加上惊人的学习力,这不是什么难事:blush:
    无住居士:互联网是一个信息中介,中介传达信息,用户通过互联网找到他想要的信息,而信息是在网站、APP上呈现的。
    搜索引擎不是广告媒体,但自己的官网是广告媒体。每一个内容社区、每一个电商网站,都是广告媒体,也是货架。在互联网上信息和货架是一体的。
    在互联网上,每一条信息都是一件商品,而每一件商品都期望被用户购买。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标题党盛行,因为只有标题有足够的刺激性,才能将迷茫的信息受众的注意力抓住。
    华杉2009:@黎阳_蚂蚁HR 谢谢这么长的评论
  • 896055669a3a:🙃🙃🙃🙃
  • 我叫陈庆红:每天华板,一篇文章,我跟着写一篇读书笔记,大段大段的。😀
    华杉2009:勤奋!:+1:

本文标题:《华与华方法》【105】你有货架意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xk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