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能给孩子什么?生活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貌似能给孩子很多东西:丰富的物质条件,好的生活条件,好的教育条件。这些东西,都是用金钱可以办到的。可是,有些东西,却是金钱也买不到的,譬如,素质,譬如,教养,譬如,丰富的精神生活。
大年初一的时候,我的一个远房的亲戚来我家里玩,带着他们的一个女儿。本来很久没来,看到应该是高高兴兴的。可是,他女儿一看见我,没有喊姐姐,倒是把我由于生病,显得有些臃肿的身体,嘲弄了一番。她本来也就才读小学四年级,我想着大过年的不和她计较。然而,紧接着,她又开始数落起自己的叔叔,说他晚上睡觉磨牙,放屁,如何如何。
这个我就有点忍受不了了,因为她是当着很多人的面数落自己的叔叔,即使私下,这样对长辈也不尊敬。她喊我姐姐,辈分没高多少,就不说了。可是,对长辈,怎么能这样呢?于是,我开口教育她说,你女孩子,不能这样说脏话,也不能这样不尊重长辈。
我说完这句话,她爸她妈的脸色立马就变了。我想起,刚才她嘲弄我的时候,她妈妈听到了并没有做声,想起她一脸傲娇的在她爸爸怀里爬上爬下,她爸爸一脸宠溺,我想起这些,立马觉得不妥,于是闭了嘴。
不熟悉的人都说,这孩子厉害,因为她嘴会说,不饶人。有人说,她将来踏入社会了不会吃亏。可是,我想,别人都说的客套话。她这样的性格真的不会吃亏吗?我倒觉得恰恰是这样的性格最容易在社会上吃亏。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本质说的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规律。三岁就可以看见他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和个性形象的雏形,七岁就可以看见他中年时期的成就和功业。
我们家乡有这样一句话:小时候偷针,长大偷心。其实,说得也是性格决定命运的事。很多人的脾气,性格,从小时候开始就已经形成。所以从她小时候的一举一动,就大概知道他长大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有些东西,我们必须从孩子小时候就抓起。
在今天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我们总是不断的要求孩子要多优秀。从孩子两三岁就开始为他们报各种辅导班,什么钢琴班,书法班,舞蹈班。也从来不问孩子,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我们过分注重分数,注重一些外在的,有竞争力的东西,而忽略了对孩子内在素质的培养。
其实,孩子就是大人的一面镜子。孩子是什么样,也基本可以看出大人是什么样。孩子乖巧伶俐,那大人也一定说话做事得体。相反,孩子泼辣无礼,那大人说不定也是个粗俗不堪的人。所以,作为孩子最亲密的老师,身为父母的,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我小的时候,我奶奶就告诉我,不要骂人,那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上学的时候,有人欺负我,我一个姐姐说,他欺负你,你就骂他。我想了半天,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因为大人的教导一直在我耳边。我说,我还是随他吧。后来,我姐姐替我骂了。所以,长这么大,我唯一说得算得上骂人的话,也就是,妈的,去他妈的。而且,还是工作后渐渐会起来的。
我说这个故事,并不是想显得我多有教养,我想生活中,像我这样的人很多,我只是想告诉大家,父母长辈对孩子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积累起来的。
我们常常有人抱怨说,自己家里条件,多么不好,给不了孩子好的物质生活。可是,我却觉得物质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真的想给孩子一些东西,那就给她待人接物的礼貌,给她尊重人的素养,给她丰富的精神生活。这些东西,短期看,或许没什么用。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它们却是很有用的。
当孩子对别人微笑的时候,说不定下次,别人会在她困境的时候,给她一个微笑。当她学会尊重别人的时候,别人会因为她的尊重和体贴,而心存感激,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回报。当她拥有了丰富的精神生活,那么她在遭遇困境和挫折时,也会自强不息,不会被它们打倒。
这些东西,会成为她们更好爱护自己,更好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
如果,你有十元钱,不要急着去给孩子买零食,给他们买一本书吧。那里面有丰富的世界,有历经磨难完成西天取经的唐僧和孙悟空,有在荒岛生存的鲁滨逊,有纯真善良,怀揣梦想,不懈努力的安妮。
你一字一句的讲解给他们听,他们眨眨眼睛望着你。总有一天,你会微笑着,看着他们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