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3周过去了,1月份还剩最后一周了,趁着今天没加班,好好整理下自己。
我做了什么?
工作:
1. 上周依旧很忙碌,新员工入职和培训、产品会议、社群教研沟通会、转介绍会议和日常工作,解决了很多组内人员问题。
2. 上周的日计划采用了思维导图方式,去掉了明道任务,果然顺了很多,减少了重复性工作,同时对一周的工作总结提供了依据。
生活:
1. 工作的忙碌直接反射到生活里,就是睡眠时间变长,从未有过的长。平均每天要睡9-10个小时,依旧觉得很困,睡不够。
2. 和同事一起下班去吃了海底捞,一起散步回家,又卧谈到2点,感觉紧张的生活轻松了那么一下。
3. 给老爸买了一个足浴盆和一个按摩靠垫,评价还不错,尤其足浴盆使用频率很高,那我就满意了。
4. 追了下最新的2集《名侦探柯南》,小兰和新一终于有了突破性发展,哈哈,仿佛有种熬到头的感觉。相比柯南,果然更喜欢新一的出现。
学习:
1. 圈外课程:1课,学习了解决问题的模型,原来解决问题也是有据可循的。
2. Excel VBA:把Excel VBA的书籍买回来了,看了第1章,对宏和VBA的区别了解的更多了。Excel的公众号也几乎每篇文章都在看,对自己的知识体系有补充,还不错。
3. 看书:看完了《贵婉日记》这本小说,比电视剧要好很多,无论时间线还是空间上,都很清晰明了,不会产生混乱的感觉;又回顾了下《只管去做》,并根据书中的方法来优化了下自己的年目标;看了《哪有没时间这回事2》,听了陈海贤的得到专栏,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在咖啡厅可以很专注地学习或看书,在家就不行,在家里看着看着就躺在床上看视频了。原来是“场”的原因,我在心里给他们重新定义了:在咖啡厅就是要专注学习或看书的,无人打扰、放松;在家里,坐在床上,感觉就不一样,床就意味着休息和休闲。所以我更改了家里学习的“场”,也就是制造了一个专门学习的环境。在桌上铺上桌布,摆放好电脑和书籍,学习时就坐在凳子上而不是床上,这个桌子只能用来看书或学习,不能用来吃饭。这么一区分,果然好了很多,在家里也可以学习进去了。
存在哪些不足?
工作:
1. 主动思考的时间依然不够,很多时候都是在机械性地做事。周总结还是要做起来,只有在做周总结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对于下周的工作计划胸有成竹。否则就像一个流水线工人一样,机械地做着手头的事,无论好快,不会有任何成长的。
2. 受组员情绪影响大。他们反馈的问题、他们的抱怨,都会进入到我的心里,压力很大。半年前的自己不是这样子的,那会儿我不在乎他们对我的看法,只想着做好该做的,我认为没问题那就可以了。现在不一样了,我觉得帮他们解决问题是我的义务,如果没解决好就是我的错,给自己增加了很多负担。因此,如何看待组内的问题,是我需要去考虑的。
生活:
1. 没有运动,1次都没有,sad
2. 睡醒后基本都是在刷朋友圈或微博,尽管一点意思都没有。
3. 上班前磨磨蹭蹭不想出门,结果都是卡着点到公司,还错过了1次午饭。
4. 空闲时间都在累中度过,没有写过反思日记,也不想动脑去思考。
5. 早睡早起、冥想、写日记的习惯没有养成,没有在小日常上打卡。
学习:
1. 桌上书太多,导致哪本都不想看。或者想看的时候觉得心静不下来,看不进去。
本周我需要做什么?
工作:
1. 维持日计划习惯,保质完成本次周总结,给自己留足思考的时间。
2. 一对一谈话,还是要做起来,可以提前约定,加到日程上,这样双方都可以有所准备,也增加仪式感。
生活:
1. 运动完成3次就好。今天看了朋友的跑步记录,50分钟6.6公里,速度也不算很快。所以,我当前运动是为了追求速度呢还是为了保持运动的习惯呢?
2. 休息时,给自己做顿饭。今天跟同事聊天时还说,休息时给自己做顿饭是件很享受的事情。所以,也让自己重新找回下做饭的乐趣。
3. 本周12点出门,到公司后慢慢吃午饭,同时把周计划列一下,不至于急匆匆地开启一天的工作。
4. 习惯没有养成,很大原因是没有意识,没有目标感。所以今天重新加入到playtask副本里,每天提醒自己一次,你做了吗?
学习:
1. 看书:继续看《只管去干》,优化自己的年计划,使其变得可执行,可以融入到每日生活里。
2. Excel:完成VBA第1.2-1.3小节的学习,了解宏和VBA的基本功能与操作。
3. 圈外:完成最后2小节的学习
综上,周总结真的有必要去做。通过回顾上周,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成就感,也会对自己的不足有新的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指明了本周的行动方向。希望第4周的周总结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