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7-07-23

2017-07-23

作者: 静之语 | 来源:发表于2017-07-23 16:26 被阅读0次

首先,佛是你的本性,如果你足够敏感,通过任何感官你都可以意识到这一点:通过触摸,通过味道,通过眼睛,通过耳朵。因为它不在你外面,问题只在于深度的专注;那么任何你有优势的感官都会向你揭露这一点。

记住,每个人不同的感官都有不同的敏锐度。有些人能看的更多,只人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画家。大多数人都没办法像画家一样去看。有些人有一对为音乐而生的耳朵,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此。音乐越是微妙,聆听音乐的敏锐度 就越是需要。

有人告诉我有一个伟大的舞者——尼任斯基,他跳舞的时候常常跳的很高,而这个高度在科学上是不可能的。它们违反重力。你只能跳到一个极限。而看尼任斯基跳跃,那真是一个奇迹——他就像摆脱了重力一样,好像他变得如此的轻盈,以至于他摆脱了重力。

更神奇的是当他回落到地上。如果有东西落向地面,它会带着一股力量,重力在拉它。你没办法在半空中停一会儿,你无法延缓,这个你说了不算。

如果你从一个高处掉下来,你无法决定快慢。你决定不了。

但是尼任斯基掉下来的时候就像一片羽毛一样,再次的显示出他摆脱了重力。很显然的,人们一次又一次的追问他,“你有什么秘密?”

他说,“不要问我,因为每当我尝试我都会失败。我跳不了那么高,我也没办法像羽毛一样掉下来,一旦我消失了——奇迹就出现了!我无法给你那个秘密,因为我没有秘密。”

尼任斯基不是一个神秘家,但是他在经验一个神秘的状态。他不是一个哲学家;所以他没办法给出解释。他只是以一种最真诚的方式说,“在我的舞蹈里,会有一个片刻出现,我哪里也找不到我自己。在那个状态里,无论发生什么,都不是我所做的。”

你可以经验佛性,就只是通过静静的坐着,或是变得非常有爱,以至于你的双手也融化进爱里;或者在所有的行为举止里变得如此的全然,以至于你的“我”消失了,只有“如是”留下来。

“如是”是佛性的另一个称呼。

它始终都在你里面,问题在于你会通过哪扇门进入其中。

有一则轶事说:“在古代,有16位菩萨。在僧侣们洗澡的时间,他们遵循这个规定也去洗澡了。通过对水的触摸,他们突然开悟了......”

不要认为这只是个故事。如果你真的活生生,如果你的触摸是全然的,只是洗澡你也能开悟......

——摘自奥修《从身体开始》

压抑自己的情绪是危险的,压抑的结果是让自己时刻面临这些情绪随时出现的紧张、焦虑、担忧和恐惧,把我们大量的精力和能量消耗在自己身上。

不如放松自己,让自己和这些情绪尽情待在一起,去充分体验它、表现它,让自己成为这些情绪的舞台,淋漓尽致地演绎它!

直到它谢幕。

当你允许情绪充分流经之后,你对它便不再有吸引力,此时的你会十分平静美好。而且,你也不再吸引那些引起情绪的事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07-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sm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