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泮溪秋玉
【原文】: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惟尽性者一之。
作者:泮溪秋玉 【原文】: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
作者:泮溪秋玉 太和篇第一 【原文】: 太和所谓道,中含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
正蒙怀古:正蒙之上,是乾称篇。正蒙之上,是太和篇。乾坤与太和因此而订立了。 真的乾坤,因此而倒转,翻阅而来,枝叶上...
在讲解正蒙全篇思想之前,我们可以参考下蒙卦的卦意,结合我们前文说到的周敦颐说的测卦也是以蒙为主,先看看卦象: 山在...
| 作品 | 修身·内篇·乐集 + | 译文 【原文】圣人之道,太和而已,故万物皆育。便是秋冬不害其为太和,况太和...
宋儒张载曾曰:“《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张子正蒙·大易篇》) 认为《周易》所揭示的哲理,是为“君子”立身...
好了,前文讲了陈传,讲解了周敦颐的《太极图》,张载的《正蒙》,程颢的《定性书》、《识仁篇》,程颐的《周易程氏传》(...
作者:夫子音 【原文】: 六爻拟议,各正性命,故乾德旁通,不失太和而利且贞也。 【译文】: 卦辞的六爻各自体现着龙...
作者:夫子音 太和篇第一 【原文】: 太和所谓道,中含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
【原文】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篇13.13) 【译文】孔子说:“假若端正...
本文标题:张载《正蒙》太和篇第一原文译文000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ttqctx.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