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在民国时期是最具传奇性历史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中占据浓厚重彩的一笔。
他出身绿林,没有念过几天书,既非名门望族,也无官宦背景,在北洋政府时期,凭借过人的精眀以及异于常人的能力,成为北洋军阀末代元首,其间只用了十七年。从一个小小的巡防营统领成长至此,历史上是罕见的,不同于历史上各种乱世英雄,他们或多或少受到父母妻族和门生故吏的助力。
所以,张作霖的乱世之路是值得我们仔细思考总结的。那由我来细细道说。
张作霖生于光绪元年 ,少时家贫,只听了杨景镇先生三个月的讲书。
到了更大点年龄,父亲张有财因赌博遇害,家境更加艰难,不久后,长兄也病死,二兄也成天在赌场鬼混,可以说张作霖生于一个悲惨的家庭,或许按照过去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一般规律,张作霖也会因为某些原因或事件死于非命,没有了后来的故事。
但是历史总是令人眼前一亮,这个可怜儿得到了老天爷的眷顾。
他遇到在继父(张作霖母亲王氏后改嫁于赵家沟李兽医)处治马的毛四,这毛四当了清兵,毛四带着张作霖投入了毅军标下马玉昆大营。
在毅军当中一年多,张作霖凭借一身兽医本领,会治马,混出了一个哨长(即排长)。本来按照剧情发展,多打几次仗,多立几次功,官职会一路上窜。
但是,张作霖他逃了,离开了清军。
这不禁让人疑惑,这大好前程不要了?那一年多的辛苦全白费,好不容易进的清军,再回来就是逃兵了,是要杀头的。
这是有原因的,甲午中日战争一败,清政府签《马关条约》,紧急把毅军调回关内,张作霖不想离开家乡,趁机跑路了。
到这里我们得想想朝廷为什么把毅军紧急调回关内?甲午中日战争这一仗把整个北洋水师(当时是亚洲第一的舰队)打没了,可谓是全军覆没,整个中国近海的领海权都没了,帝国主义随时可以从天津港登陆,直取京城,慈禧太后害怕了,怕她做不了太后了,所以调毅军回关内拱卫京城。
张作霖没啥本事,只会兽医,于是开了个兽医庄,远近十里八乡的人都来他那儿治马。于是,认识了许多江湖人,可以说,这把他引向了绿林道。
保险队起家
张作霖的绿林道第一票干的是保险队。为啥要干保险队呢?
这还要从义和团运动开始说起,义和团蜂拥而起,清政府从各地方调兵遣将镇压,一调兵,边陲之地就空虚,容易被趁虚而入。
沙皇俄国就闻风而来,十几万俄军入侵东北。东北的老百姓很爱国啊,杀洋人,焚教堂,风风火火,实际上,东北很混乱,鱼龙混杂,山贼,野匪活动的好时机,混水摸鱼,捞一把钱财,往山里一躲。
清政府忙于镇压义和团,边陲之地管不了那么多,自己先救近火。
东北最怕乱的一群人是商绅,财主。打家劫舍,劫富济贫,他们就是目标。
张作霖在赵家沟拉起二十几个人,十几条枪,保护赵家沟,防胡匪抢劫,而商绅,财主则交保护费。
保险队干的有声有色,钱也拿的轻松,赵家沟一片详和,这是他没碰上啥狠角。
张作霖的保险队名声大噪,中安堡的乡绅听说后,急忙携重金请张作霖的保险队来。中安堡一行,可算是碰上一狠角了。
张作霖欣然答应去了。这一去就进了金寿山的地盘,这金寿山可不是一般的胡匪。金寿山为了对付张作霖下足了心思,张作霖也够呛,大难不死。
且让我讲讲这金寿山,曾就读于北洋武备学堂,在天津小站北洋新军当过小头目,比起张作霖,这出身可以说完胜他。当然,当了胡匪的金寿山可不仅仅只是胡匪,他投靠了侵华俄军,当了俄国的别动队,枪多人多这是肯定的,如果金寿山和张作霖正面对枪,输的大概率是张作霖。
但是,不怕敌人强,就怕敌人奸诈阴险。
金寿山干了什么?他派他的干儿子潜入张作霖内部,骗取信任,就等张作霖放松警惕,给他来个里应外合。
那是小年那天,张作霖和众兄弟们喝酒吃肉,酩酊大醉,金寿山来了,包围了大院,枪声四起,张作霖手提双枪,突出重围,只带出了他的家眷和几个兄弟,一共八人。
这一战,张作霖回到原点,幸亏命大,保了几条人命。或许这是张作霖的幸运属性又发挥作用了。
更多精彩请看下文:东山再起,称雄辽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