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作者: cakehong | 来源:发表于2018-10-28 22:06 被阅读0次

      本周学习的是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暂时只是一个开端,从分类开始来说各种问题,以下是我认为比较重要概括。

依照精神分析,心理疾病由重到轻可以分为三大类:精神病、人格障碍和神经症。创伤越早,患病越重。精神分析认为,精神病患者,是一岁前的养育环境出了大问题。人格障碍患者,是三岁前的养育问题;而神经症患者,则是三到六岁的养育出了问题,之前的基础还可以。

精神病:最严重的精神疾病,典型症状有幻觉、妄想、怪异行为和怪异想法。从“一元、二元和三元关系”的角度,精神病是活在最原始的一元世界中,他们严重缺乏“别人独立存在”的这个感觉,而把自己的内部想象当成别人的外部现实来对待,失去了现实检验能力,无法和别人建立起关系。

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患者,是三岁前的养育问题,他们被认为是一岁到三岁间未能得到很好的呵护,他们的人格,也就是自我还没完整形成,因此他们的病情仍相当严重而不容易治愈。人格障碍患者的世界,是介于一元世界和二元世界中,他们明确意识到,别人是独立存在的,但他们还没有对别人产生情感。

神经症:这是最轻级别的心理疾病。神经症患者的世界是介于二元世界和三元世界中,他们意识到我和你是好的,但我爱你的时候,我担心会对第三个人产生伤害。这一类的患者会主动寻求治疗。

自我=关系+动力

一个人的自我,涉及到两方面,一方面是关系,另一方面是动力。“我”还可以视为“自体”,“你”可以视为“客体”,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看到一个基本结构:自体 + 动力 + 客体。 动力都是什么呢?我们前面提过,人性的动力有三个:自恋、性和攻击。动力还可以统一称为能量、活力等等。当活力能够滋养自体时,就是自信;当活力能够滋养客体时,就是热情。科胡特认为一个人如何感知自体和客体,是有四个水准的。

1、自信和热情,也就是活力能滋养自体,也能滋养客体,或者说,善意的能量可以在自体和客体间流动;

2、夸大性自体和理想化客体,也就是把自体和客体的好都夸大了;

4、疑病症和可怕的神,觉得自体虚弱,认为客体是敌意为主;

5、自恋妄想和被迫害妄想,认为自体到了神的级别,认为客体是坏的,并且无所不能。

      本来开头有一个问题是:你曾经在什么时候体验过生命力流动的感觉?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那种很强的生命力是什么,我从来都没有很严谨地生活过,每天的状态都有点混沌,有时候还很丧。现在看来生命力就是活力,活力就是由自信和热情所组成,我从小的思想里,自信和热情都是书面上的东西,本周看的这个主题和题目,我就好好思考了一下,最能让我感到生命力奔放的时候,是我第一次跟领导说不的时候,然后我就辞职。这中间的味道真的百转千回,直到现在都回味无穷,我平时工作中基本上是默默工作很少说话(当时的环境必须少说话,以免麻烦),因为人手不够,工作已经到饱和状态了,可领导还是一直增加工作给你,可能是积累那么多年的情绪终于爆发,或者是跟公司文化的观念渐行渐远,我终于向领导说“不”了,然后是各种谈话,然后我就毅然辞职了,并且是裸辞的。那个时候我感觉身体里面的血液流动非常快,整个人愉悦到起飞,瞬间我就感到了自信,觉得以后的人生很美好。现在我也找到了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希望能一直保持血液愉快流动的感觉,自信的感觉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信心!最后来分享一首卢米的诗:

不用担心这些乐音无处可藏! 即使我们一件乐器坏掉, 也不必介怀。 我们所坠入的, 是个乐音处处的所在。 即使全世界的竖琴尽皆焚毁, 仍然会有隐藏着的乐器在弹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健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imtqtx.html